工业 4.0 的成功需要合作
工业 4.0 需要跨价值链和供应链以及与制造商和运营技术公司进行协作。
我们对工业 4.0 的准备情况如何?技术——边缘设备、物联网、人工智能——已经准备就绪。市场——由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组成的网络——已经准备就绪。但是对于今天的制造商来说,这很复杂。存在艰巨的基础问题,并且需要跨各种生态系统进行协作。
这是 IBM 全球能源、资源和制造总经理 Manish Chawla 的话,他在接受 The Cube 采访时讨论了边缘和物联网的状态。 “一个关键障碍是认识到我们的大多数工厂或制造设施或供应链都以棕地方式运行,”他说。 “几十年来建造的机器如此之多,设施如此之多。不同时代的设备和机器激增。”
另见: 四分之三的智能工厂计划陷入试点阶段
由于需求的种类越来越多,试图一次完成太多的边缘项目也阻碍了实现工业 4.0 的努力。 “另一个关键障碍是确保你有一个关键的核心目标,而不是制作太多不同的实验床,”Chawla 说。随着企业数据在不断扩展的网络中移动,还需要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你连接的越多,你增加的攻击面就越多。使基础现代化并确保您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是高管们最关心的问题。”
制造业的未来是什么? Chawla 说,实现更大的弹性需要作为重中之重。 “大流行告诉我们,复原力是一个核心目标。第二个目标是超越绩效。这是关于可持续性的。这是关于效率的。这是关于生产力。这是为了提供更强大的客户体验——让您的产品更易于使用,更易于消费。当你把这一切放在一起时,就是使用数据来推动这些目标。”
这些数据被用于跨越两个技术前沿。一是建立架构基础,支持人工智能等差异化技术。同时,Chawla 说,这需要将类似云的技术引入边缘、工厂或设备本身。”
当然,任何企业都不需要单打独斗。最重要的是,工业 4.0 是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协作努力。 “我们将生态系统融合在一起——制造商之间、西门子、ABB 和斯伦贝谢等运营技术公司之间的合作,”Chawla 说。这种合作的另一部分是“从供应链或价值链的角度看待它”。成功发展工业 4.0 意味着“跨价值链和供应链,以及与制造商和 OT、运营技术公司合作。”
物联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