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饮料
背景
软饮料是非常受欢迎的饮料,主要由碳酸水、糖和调味剂组成。近 200 个国家每年消费超过 340 亿加仑的甜味、气泡苏打水。软饮料是美国最受欢迎的饮料细分市场,占整个饮料市场的 25%。 1990 年代初,美国人均软饮料消费量为 49 加仑,比第二受欢迎的饮料水多 15 加仑。
软饮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两千多年前,希腊人和罗马人认识到矿泉水的药用价值,并在其中沐浴以放松身心,这种做法一直延续至今。在 1700 年代后期,欧洲人和美国人开始饮用起泡矿泉水,因为它享有盛誉的治疗功效。美国第一个仿矿泉水于 1809 年获得专利。它被称为“苏打水”,由水和碳酸氢钠混合酸组成,以添加泡腾。美国和欧洲的药剂师尝试了无数种成分,希望为各种疾病找到新的疗法。调味苏打水已经被誉为治疗头痛、宿醉和神经病的健脑补品。
配备以药用苏打水为特色的“苏打喷泉”的药店很快发展成为当地居民的定期聚会场所。调味苏打水不仅因其药用价值而且因其清爽的口感而广受欢迎。 1830 年代,当苏打水首次以玻璃瓶形式出售时,市场扩大了。在 1850 年成功设计手动灌装和塞瓶机之前,在容器中灌装和封盖气态液体一直是一个困难的过程。 “汽水”一词起源于 1860 年代,源于打开汽水瓶时气体逸出的爆裂声。
市场上不断出现新的汽水口味。一些更受欢迎的口味是姜汁汽水、sarsaparilla、根啤酒、柠檬和其他水果口味。在 1880 年代初期,药剂师尝试将强效兴奋剂添加到苏打水中,包括可乐果和古柯叶。他们的灵感来自于咀嚼古柯叶以消除疲劳的玻利维亚印度工人,以及咀嚼可乐果作为兴奋剂的西非工人。 1886 年,亚特兰大药剂师约翰·彭伯顿 (John Pemberton) 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将可口可乐与可乐结合,从而创造出后来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饮料“可口可乐”。这种饮料被宣传为提神醒脑和治疗:“法国葡萄酒可乐——理想的神经和滋补兴奋剂。”几年后,另一位药剂师 Caleb Bradham 在北卡罗来纳州创造了“百事可乐”。尽管该名称源自胃蛋白酶(一种有助于消化的酸),但百事可乐并未宣传这种饮料具有治疗功效。到 20 世纪初,大多数可乐公司将广告重点放在饮料的提神方面。
随着调味碳酸饮料越来越受欢迎,制造商努力为这些饮料找到一个合适的名称。有人建议使用“大理石水”、“糖浆水”和“充气水”。然而,最吸引人的名字是“软饮料”,希望软饮料最终取代“烈酒”市场。尽管这个想法从未停止过,但软饮料这个词却做到了。
直到 1890 年代,软饮料都是手工生产的,从单独吹瓶到灌装和包装。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自动化机械极大地提高了软饮料工厂的生产力。装瓶技术最重要的发展可能是 1892 年“皇冠盖”的发明,它成功地将二氧化碳气体装入玻璃瓶中。冠盖设计历经了 70 年。
机动车辆的出现催生了软饮料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售卖杯装软饮料的自动售货机成为全国各地服务站的常规设备。 1950年代后期铝制饮料罐 引入了,配备了方便的拉环拉环,后来又配备了固定拉环。重量轻且不易碎的塑料瓶在 70 年代开始使用,但直到 1991 年软饮料行业才广泛使用塑料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软饮料制造商已迅速响应消费者的喜好。 1962 年,为响应女性的瘦身时尚,推出了无糖可乐。在 1980 年代,该国日益增长的健康意识催生了不含咖啡因和低钠的软饮料。 1990 年代迎来了无色、不含咖啡因、不含防腐剂的透明可乐。
原材料
碳酸水占软饮料的 94%。二氧化碳为饮料增添了特殊的光泽和口感,还可以作为温和的防腐剂。二氧化碳是一种独特的适合软饮料的气体,因为它是惰性的、无毒的、相对便宜且易于液化。
第二个主要成分是糖,占软饮料的 7-12%。糖以干或液体形式使用,可为饮料增添甜味和醇厚感,增强“口感”,这是消费者享用软饮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糖还可以平衡风味和酸度。
无糖软饮料源于二战期间的糖稀缺。软饮料制造商转向高强度甜味剂,主要是糖精,在 1970 年代它被宣布为潜在致癌物时被逐步淘汰。其他糖替代品的推出更为成功,特别是阿斯巴甜或 Nutra-Sweet,它在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被广泛用于减肥软饮料。因为一些高强度甜味剂不能提供所需的糖的口感和回味,所以它们经常与糖和其他甜味剂和调味剂结合以改善饮料。
软饮料的整体风味取决于甜度、酸度和酸度 (pH) 的复杂平衡。酸增加了背景味道的清晰度,并通过刺激唾液流动来增强解渴体验。软饮料中最常见的酸是柠檬酸,具有柠檬味。酸还可以降低 pH 值,温和地保存饮料。
极少量的其他添加剂可增强饮料的味道、口感、香气和外观。有无穷无尽的调味品;它们可能是天然的、天然相同的(化学合成的仿制品)或人造的(化学上与天然风味无关)。将乳液添加到软饮料中主要是为了通过充当混浊剂来增强“吸引力”。乳液是通常不相容的液体混合物。它们由水基元素组成,例如树胶、果胶和防腐剂;和油基液体,例如香精、色素和称重剂。皂苷可增强某些软饮料的泡沫,如奶油苏打水和姜汁啤酒。
为了阻止微生物的生长和防止变质,在软饮料中添加了防腐剂。抗氧化剂,如 BHA 和抗坏血酸,可保持颜色和风味。从 1980 年代开始,软饮料制造商选择天然添加剂以应对公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问题。
通过混凝、过滤和氯化过程去除水中的杂质。混凝包括将絮状物混入水中以吸收悬浮颗粒。然后将水倒入砂滤器以去除 Roc 的细小颗粒。为了对水进行消毒,将少量氯添加到水中并过滤掉。
制造
过程
大多数软饮料是在当地的装瓶和罐头公司生产的。品牌特许经营公司向装瓶商授予许可证,以严格按照他们的秘密配方和所需的制造程序混合软饮料。
澄清水
- 1 水的质量对于软饮料的成功至关重要。杂质,如悬浮颗粒、有机物和细菌,可能会降低味道和颜色。它们通常通过一系列混凝、过滤和氯化的传统过程去除。混凝包括将凝胶状沉淀物或絮状物(硫酸铁或硫酸铝)混合到水中。絮状物吸收悬浮颗粒,使它们更大,更容易被过滤器捕获。在澄清过程中,必须通过添加石灰来调节碱度以达到所需的 pH 值。
水的过滤、杀菌和脱氯
- 2 将澄清的水倒入砂滤器以去除细小的絮凝颗粒。水流过一层沙子和粗砾石床以捕获颗粒。
- 3 杀菌对于破坏可能破坏水的味道或颜色的细菌和有机化合物是必要的。水被泵入储水罐,并加入少量游离氯。氯化水留在储存器中
槽约两小时,直至反应完成。
- 4 接下来,活性炭过滤器对水进行脱氯处理并去除残留的有机物,就像砂滤器一样。真空泵在水进入加药站之前对水进行除气。
混合配料
- 5 溶解的糖和风味浓缩物根据它们的相容性按预定顺序泵入计量站。配料被输送到配料罐中,在那里仔细混合;过度搅拌会导致不必要的曝气。糖浆可以在罐中进行消毒,使用紫外线辐射或快速巴氏杀菌,包括快速加热和冷却混合物。水果糖浆通常必须经过巴氏消毒。
- 6 水和糖浆由称为配比器的精密机器小心地混合,这些机器可以调节液体的流速和比例。容器用二氧化碳加压以防止混合物曝气。
碳酸化饮料
- 7 碳酸化通常添加到成品中,尽管它可能会在较早的阶段混入水中。液体的温度必须小心控制,因为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着液体温度的降低而增加。许多碳酸化器都配备了自己的冷却系统。使用的二氧化碳压力量取决于软饮料的类型。例如,水果饮料比混合饮料(如滋补品)需要的碳酸化少得多,后者旨在用其他液体稀释。饮料用二氧化碳略微过度加压,以促进其进入储罐并最终进入灌装机。
灌装和包装
- 8 成品以极高的流速转移到瓶或罐中。容器立即用耐压盖密封,可以是马口铁或带有波纹边缘的钢冠,扭断或拉环。
- 9 由于软饮料通常在制造过程中冷却,因此必须在贴标前将其置于室温,以防止冷凝损坏标签。这通常是通过用温水喷洒容器并干燥它们来实现的。然后将标签贴在瓶子上,以提供有关品牌、成分、保质期和产品安全使用的信息。大多数标签由纸制成 虽然有些是由塑料薄膜制成的。罐头通常在灌装阶段之前预先印有产品信息。
- 10 最后,容器被装入纸箱或托盘中,然后用更大的托盘或板条箱运送给分销商。
质量控制
软饮料制造商对允许的溶解固体、碱度、氯化物、硫酸盐、铁和铝遵守严格的水质标准。它不仅有利于公众健康,而且清洁的水还有助于生产过程并保持风味、颜色和身体的一致性。微生物和其他测试定期进行。美国软饮料协会和其他机构制定了规范糖和其他成分质量的标准。如果软饮料是用低质量的糖生产的,饮料中的颗粒会破坏它,形成絮状物。为了防止这种变质,糖必须在干燥、消毒的环境中小心处理。
对于软饮料制造商来说,在将原材料与其他成分混合之前对其进行检查至关重要,因为防腐剂可能无法杀死所有细菌。所有罐、泵和容器都经过彻底消毒并持续监控。罐头由铝合金或镀锡低碳钢制成,内部涂漆以密封金属并防止与饮料接触腐蚀。软饮料制造商还向零售商推荐特定的储存条件,以确保饮料不会变质。软饮料的保质期一般至少为一年。
回收
在 1990 年代初期,价值 270 亿美元的软饮料行业每年生产约 1100 亿个容器。大约一半的软饮料容器是铝罐,另一半(约 350 亿个)是 PET 塑料瓶。近 60% 的软饮料容器被回收利用,是美国所有包装中回收率最高的。环境问题继续导致包装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包括开发可再填充和可重复使用的容器。
未来
1990年代,市场上有超过450种软饮料,并且不断开发新的口味和甜味剂以满足市场需求。未来,先进的技术将在各个阶段提高软饮料生产的效率。水净化、杀菌和巴氏杀菌的新方法将提高产量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软饮料中对防腐剂的需求。对消费者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关注将继续对软饮料行业的趋势产生积极影响。
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