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瓷小雕像
背景
素瓷是未上釉的白色陶瓷制品,经过硬烧、无孔和半透明。今天的素瓷行业诞生于数百年来对粘土产品的试验和无数艺术灵感的来源。素瓷收藏品的制造商一致将每种产品视为艺术品。质量从设计开始,并在整个过程中受到控制,从艺术家首次绘制收藏品到到达收藏家手中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仅在工厂中,一个小雕像的生产时间可能超过一周,其制造过程的每一步都经过严格审查。
历史
中国人是瓷器生产艺术的创造者和最早的大师。中国人对艺术形式的掌握使他们几乎成为数百年来唯一的瓷器生产商。素瓷被称为 fan ts'u 或由中国人转制的瓷器,但在其他地方,它也被称为饼干器皿、白瓷器或无釉器皿。所有瓷器至少烧制一次。最初,饼干阶段指的是最初烧制后的瓷器,当时它非常脆,可以用手指压碎,并且保持多孔。将其浸入被多孔材料吸收的釉料中保存了瓷器。第二次烧制使釉料熔化或与粘土融合,变成玻璃化或玻璃状。这与现代生产的素瓷不同,后者不加釉,坚硬耐用。
在欧洲,素瓷器皿的生产在 1700 年代中期崛起。法国人在 Sévres、Mennency-Villeroy 和 Vincennes 的工厂制作了半身像和奖章狮子般的肖像。法国人 Desoches 和德国艺术家 Rombrich 模仿了生活中的素瓷肖像牌匾,并以英国人 Josiah Wedgwood 的风格在月桂叶框架中代表希腊主题.到本世纪末,许多雕塑家都在用饼干制品塑造小雕像(通常是古典人物或普通人物,包括理想化的孩子、扫街者和农家女孩)。素瓷的流行似乎是由于釉面瓷的粗俗。此时制作的色彩喧闹花哨,素瓷效果更柔和温暖。到维多利亚时代,素瓷被用来制作娃娃的头部和手臂,这些娃娃(古董和现代形式)形成了素瓷收藏品行业的另一个分支。自 18 世纪以来,随着时尚和风格的变化以及工艺的改进,由釉面和无釉瓷器制成的小雕像一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原材料
制作小雕像所需的原材料包括模具石膏、瓷土、浮石和抛光烧制件的水、专门为满足设计师的意图而制作的油漆或颜料以及包装材料。瓷土是高岭土、长石和磨碎的燧石的混合物。高岭土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细粘土,主要由硅酸铝组成。长石是一种结晶矿物,还含有硅酸铝以及钾、钠、钙或钡。火石是硬石英。
设计
瓷人的创作始于艺术家的构思。也许最著名的例子是由艺术家 Sam Butcher 绘制并出现在 Precious Moments 小雕像中的母鹿眼儿童(每个人的一只眼睛附近都有一颗泪珠)。
在艺术家草绘或绘制设计后,雕刻大师使用潮湿的粘土从艺术品中制作模型。首先制作一个粗略的模型,然后雕刻家通过添加和减去细微的粘土块来进行工作,直到模型完成。理想情况下,雕塑不仅具有正确的形状,而且与艺术品中表达的原始意图或感觉相匹配。然后对完成的雕塑进行审查并批准批量生产。
制造
过程
制作模具
原始雕塑的铸件用于制作用于生产小雕像的石膏模具。从艺术家的原始构想转移到原始雕塑的细节有时是微小而复杂的,因此原始雕塑被细分为多个部分,以制作一套模具进行复制。有时需要十几套模具才能生产一个小雕像。制作模具的过程非常小心,因此原始雕塑被复制到成型的瓷器中。在最终生产出生产模具之前,模具制造过程可能经过几个步骤,包括样品模具和外壳模具的制造。石膏生产模具可以重复使用多达 50 次,但每次使用都会使模具失去一点细节。瓷器工厂限制模具的使用,以保持从一个小雕像到另一个小雕像的质量,因此它们通常在铸造 30 次左右后被破坏。
- 1 用于制作模具的石膏经过高度精制,可生产出极细的粉末,可捕捉最细节并使成品表面光滑。水和石膏粉混合。为了消除汤中的气泡,使用真空搅拌器排出夹带的空气。
- 2 将液化石膏倒入外壳模具中以创建生产模具。石膏在大约 20 分钟内凝固,但它的固体外观具有欺骗性,因为它仍然含有大量水分。
- 3 生产模具在约 90° F (32.2° C) 的温度下火干约 48 小时。干燥的石膏模具用橡胶带紧紧固定在一起,准备生产。
- 4 在模具干燥的同时准备瓷土。粘土也与水混合,直到形成称为泥浆的浆液。泥浆类似于浓奶油,它的颜色通常与小雕像的成品颜色非常不同,因为烧制粘土的过程会改变它的颜色。
- 5 当石膏模具从粘土中吸收液体时,让填充有泥浆的模具静置。大约 30 分钟后,模具表面会出现足够厚的粘土沉积物,可以形成小雕像的各个部分。将留在这部分小雕像中间的纸浆倒掉。
- 6 模具再次静止,直到可以通过轻轻敲击将小雕像安全地从模具中取出。在这个阶段,小雕像是尚未组装或烧制的绿色器皿的集合。
- 7 小雕像的部件仍然有些柔韧。它们是通过使用更多由刷子涂抹的液体滑动胶来组装的。该对象现在类似于成品。
完成绿色软件
- 8 在称为整理的下一个过程中,所有接缝都被轻轻去除,模具的任何痕迹都被抹平,并为生坯添加艺术细节。工匠很快就完成了整理工作,因为生坯一暴露在空气中就开始变干。
素瓷小雕像的制造始于艺术家以粘土为模型的构想。模型完善后,将使用铸件制作石膏模具。生坯被成型,然后被烧制。
- 9 然后将小雕像彻底风干,让水分蒸发,然后再烧制。瓷器中残留的任何水分都会使其在窑中破碎。
开火
- 10 素瓷窑用于烧制成型制品。收藏品在燃气窑中进行第一次烧制,在该窑中,它们在约 2,300° F (1,260° C) 的温度下烘烤 14 小时。其他类型的素瓷陶器可能会被烧制多达 70 小时,以生产出具有无釉饰面的硬化件。成品瓷器是不吸水的、半透明的、玻璃质的,可以像钢一样坚硬。在第一次烧制过程中,生坯的颜色也会转变为瓷器的成品颜色。粘土中存在的任何杂质都会在烧制过程中出现并导致变色,需要销毁这些碎片。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玻璃化,改变粘土的颜色和稠度。从物理上讲,小雕像的尺寸可能缩小了 15%。
打磨和喷漆
- 11 如果特定收藏品要具有光滑的表面,其生产的下一步就是抛光。小雕像被放置在一个玻璃杯中,就像用来抛光宝石的装置一样。在这种情况下,翻滚动作非常轻柔,因为水和细浮石会擦亮小雕像的表面。
- 12 抛光过程还有一个额外的优势,因为接下来将要在小雕像上工作的画家拥有漂亮的底漆表面,以彰显其艺术性。画家们技艺高超,不仅在技法上,而且在捕捉小雕像的精神方面。它们一次最多可容纳六把刷子并涂抹特殊配方的颜料 无釉陶器经过抛光、涂漆、二次烧制。到小雕像。绘画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其中不同的艺术家使用不同的技能,从细线工作到使用喷枪绘画。彩绘字符在装饰烧制前进行检查。
第二次射击
- 13 第二次或装饰烧制使用电加热隧道窑将颜料永久固定在瓷器上。虽然它不适用于大多数未上釉的收藏品,但一些瓷器产品会在第三次甚至第四次烧制中烧制以硬化釉料(在光泽窑中)或硬化添加的浮雕型装饰。在装饰烧制期间,小雕像在大约 1,300° F (704.4° C) 的温度下烧制四个小时。
质量控制
细心的质量控制对于制作详细的收藏品至关重要。材料,尤其是石膏和粘土,经过精心挑选、加工、混合和使用。含有杂质的瓷土可能会使烧制的装饰品呈亮粉色而不是纯白色,从而浪费了整批烧制的陶俑。小雕像本身通常会在发货前通过六次或更多次检查。检查风干的生坯,以验证接缝和模具印记的细节、组装和光滑度。烧制后,再次检查零件是否有缺陷。抛光可能是一个破坏性的过程,尤其是当小鸟或蝴蝶是小雕像的一部分时。抛光后进行另一项详细检查。然后涂上颜料,并在绘画后立即检查人物,并在装饰烧制后再次检查,以确保颜色质量真实。如果遗漏了绘画细节,小雕像可以重新粉刷和重新烧制,但任何细节错误都会导致作品毁坏。
副产品/废物
副产品不是由素瓷雕像的制造产生的,但一个制造商可以使用相同的基本工艺生产任意数量的产品线。小雕像远非唯一的产品。铃铛、装饰品、相框、八音盒、盘子和装饰用的装饰品通常采用与主要小雕像相同的风格和相同的材料制成。一些浪费是严格质量控制的结果,因为即使是有轻微缺陷的小雕像也会被销毁。不可避免地,也有一些破损。随着新的收藏品被添加到产品线,旧的产品被暂停或淘汰。退役收藏品的模具被销毁,该物品再也不会生产。
未来
素瓷收藏品作为礼物、收藏品和家居装饰品非常珍贵。许多小雕像系列在他们的粉丝中激发了非凡的忠诚度。例如,Precious Moments 收藏家俱乐部成立于 1981 年,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此类组织,拥有超过 400,000 名会员。礼品和收藏品行业在 1997 年的总收入为 91 亿美元,为忙碌的世界增添了个性和艺术气息而自豪。千变万化的时尚和品味,加上公认收藏家的忠诚,保证了素瓷小雕像以及许多其他类型的收藏品的未来。
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