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迅智能制造网
工业4.0先进制造技术信息网站!
首页 | 制造技术 | 制造设备 | 工业物联网 | 工业材料 | 设备保养维修 | 工业编程 |
home  MfgRobots >> 亿迅智能制造网 >  >> Industrial materials >> 纳米材料

通过随机空位模型研究接触电阻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可变性

摘要

电阻随机存取存储器单元的可变性一直是开发高密度 RRAM 阵列的关键挑战之一。虽然电阻转换过程中的可变性来源因不同的过渡金属氧化物膜而异,但随机氧空位的产生/复合通常被认为是主要原因。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建立了将后续开关特性与其接触RRAM单元的初始状态联系起来的随机模型。通过结合传导网络模型和陷阱辅助隧穿机制,蒙特卡罗模拟演示了 RRAM 介电膜中固有氧空位的浓度和分布的影响。接触 RRAM 阵列的测量数据与基于随机分布的固有空位存在的模型预测的特征非常吻合。验证了成形特性和初始状态之间的强相关性,这将成形行为与预成形氧空位联系起来。本研究提供了对接触式 RRAM 器件中可变性来源的全面了解,并提供了一种复位训练方案,以减少后续 RRAM 状态中的可变性行为。

背景

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 (RRAM) 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非易失性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因为它具有低功耗、高 P/E 速度以及与 CMOS 逻辑工艺的卓越兼容性 [1,2,3 ,4]。然而,要在当前最先进的 CMOS 电路中轻松实现 RRAM 存储器阵列,仍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 [5, 6]。大型 RRAM 阵列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单元之间和单元内存在的差异 [7,8,9,10]。已经提出了许多模型和模拟来描述过渡金属氧化物 (TMO) 膜中氧空位 (Vo-) 的随机生成/复合过程 [11,12,13,14]。 Kim 和 Brivio 分别提出了随机断路器网络模型来模拟单极和双极 RRAM 的典型电气特性 [11, 12]。然而,这些研究中的电阻都设置为常数,而没有考虑 RRAM 薄膜中的电子传输。此外,由于提出的模型从单个设备级别而不是统计分析讨论 RRAM 的随机过程,因此阵列中 RRAM 行为的可变性在以前的工作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和讨论 [11,12,13,14]。此外,制造过程中介电膜中缺陷的存在已被广泛研究多年 [15, 16],但其对 RRAM 中电阻开关特性的影响仍需要全面分析,以便将该技术应用于大型存储器宏。为了研究固有 Vo 分布对 RRAM 特性的影响,建立了一个以陷阱辅助隧道机制为模型的电阻网络,用于进一步统计分析变化和本研究中的操作 [11,12,13,14,17 ]。此外,Vo- 的随机生成过程是通过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的,以建立初始状态的 RRAM 与以下成形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18,19,20]。通过用接触 RRAM 阵列的测量数据验证模拟结果,建立了固有 Vo- 和形成电压之间的强相关性 [21]。最后,综合预测和研究了由于本征 Vo 分布而产生的不同类型的导电细丝 (CF) 和成型操作后的电阻状态变化。此外,本研究还提出并论证了一种减轻预成型 Vo-on 变异性影响的解决方案。

方法

用于进一步统计分析变异性的测量数据是从 16 × 16 接触 RRAM (CRRAM) 阵列中收集的,这些阵列由 28-nm CMOS 逻辑工艺制造,其中 CRRAM 的制造工艺如图 1 [21] 所示。在完成前端工艺并形成晶体管后,首先沉积电阻器保护氧化物 (RPO) 层和层间电介质 (ILD)。为了构建功能性电阻开关膜,进行适当的接触孔尺寸,接触尺寸为 30 nm × 30 nm,以防止 W-plug 和 n + 扩散区域短路。最后,单独沉积阻挡层、TiN 和钨塞。 CRRAM 的横截面 TEM 图像如图 2a 所示。如图所示,CRRAM 与一个 n 沟道选择晶体管串联。采用 1T1R 结构,确保在阵列中正确选择并防止过冲。图 2b 显示了 CRRAM 的组成映射。它的过渡金属氧化物 (TMO) 层厚度为 9 nm,由 TiN/TiON/SiO2 堆叠而成,形成在顶部钨电极和底部硅电极之间。器件制作完成后,本研究中的电学分析和物理模型建立分别由Aglient 4156C半导体参数分析仪和MATLAB软件平台完成。

<图片>

28 纳米高 k 金属栅极 CMOS 逻辑工艺平台上的接触式 RRAM 工艺流程。 CRRAM接触尺寸更小,控制蚀刻厚度形成功能性阻变层

<图片>

1T1R CRRAM 结构的横截面 TEM 图像。 b CRRAM 的组成映射。阻变薄膜由夹在顶部钨塞和底部Si电极之间的TiN/TiON/SiO2组成

正如之前的一项研究 [22] 所报道的,在 CRRAM 阵列上发现了广泛的初始状态分布。为了研究初始状态变化的起源,首先在图 3 中比较了具有不同初始电阻的 TMO 层的厚度。数据表明两个电池之间没有显着的厚度差异,初始电阻水平差异很大。许多研究报告说,在制造过程中,电介质或 RRAM 薄膜中会产生 Vo- [23,24,25,26],这意味着 Vo- 的数量和密度的差异预计是造成初始电导率变化的原因。

<图片>

两个具有较大初始电阻差异的 CRRAM 单元之间的 TMO 层厚度比较。观察到两个电池的介电层厚度约为 9 nm

结果与讨论

内在空缺分布模型

为了模拟内在 Vo- 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图 4a 中所示的电阻网络模型 [11,12,13,14]。每个网格中的电阻通过图 4b 中概述的模拟流程计算,而使用的相应物理参数列于表 1。基于 CRRAM 的 TEM 图片,二维结构 30 纳米宽,10 纳米厚,定义用于描述 TMO 层,如图 5a 所示。氧化物位点的电阻,R 氧化物和网格由锐钛矿-TiO2 的材料特性决定,该材料已在许多研究中用作电阻开关材料 [27,28,29,30]。由于其四方结构,锐钛矿-TiO2 的晶格常数随晶轴而变化。为简单起见,通过在锐钛矿-TiO2 [31,32,33] 的 c 方向引入晶格常数,我们模型中的网格都设置为 1 nm。此外,网格的电阻也通过参考锐钛矿-TiO2 的电阻率来确定 [34, 35]。如图 5a 所示,最初在二维网格内给出随机分布的 Vo-。 CRRAM 传导电流的温度和电场依赖性分别总结在图 6a、b 中。陷阱辅助隧穿 (TAT) 电流的关键特性表现为其弱温度效应以及 ln(J) 和 1/E 之间的线性相关性 [17, 36]。使用 TAT 传导模型,首先需要计算 TMO 薄膜内部的电位分布,以进一步获得每个局部 Vo 电阻。随着氧空位之间隧道距离的变化,预计 Vo- 的分布将主要影响传导电流。 Vo-、R的电阻 ij,然后由方程计算。 1,考虑现场Vo-存在的概率,采用TAT模型,计算空位之间的隧穿概率。

$$ {R}_{\mathrm{ij},N}=\frac{R_{\mathrm{oxide}}}{\alpha\ {C}_{\mathrm{Vo}-}^{\kern0.75em \beta }\ \exp \left(\frac{\phi }{d}\right)} $$ (1)

由 Vo- 的可变局部电阻组成的电阻网络模型示意图。该网络中的节点相互连接以模拟Vo-之间的交互。 b 初始阻力水平的可变性模拟流程。 Monte Carlo方法考虑了制造过程中固有Voem的随机分布

<图片>

本征 Vo- 的随机分布最初是在 RRAM 薄膜中给出的。 b 通过陷阱辅助隧穿考虑计算的 Vo- 局部电阻分布。 c R 考虑到预形成Vo-的TAT传导机制,从CRRAM阵列采集的新鲜细胞的ini分布与模拟数据吻合良好

<图片>

通过检查a来确定CRRAM的导电机制 温度依赖性和b 电场依赖性。陷阱辅助隧穿跟随CRRAM被认为具有两种传导特性,弱温度依赖性和ln(J)和1/E之间的线性拟合

每个 R ij,N 在每次迭代中更新,直到结果最终收敛。作为最后的 R ij 分布,如图 5b 所示,总电阻 R 也可以随后投影新鲜细胞的 ini,如图 5c 所示。从图 5c 中可以看出,模拟 R 的变化 ini 分布通过考虑随机分布和固有 Vo-同意的集中度与 R 的分布而获得的建议模拟流程 ini 在 CRRAM 阵列上测量。因此,随机分布的本征 Vo- in TMO 层,创建多个隧道路径,有助于在预制 CRRAM 阵列中发现广泛分布的初始电阻。

非均匀成型过程分析

在对归因于新鲜状态下单元间变化的原因进行建模之后,分析成形操作、初始化电阻开关特性。 DC扫描模式下成形操作的模拟流程如图7所示[18,19,20]。如图 8a 所示,一个单元与一个选择晶体管串联,线性区域中的沟道电阻约为 5 KΩ,饱和电流约为 80 μA。由于形成电压低,必须考虑低电场状态下电介质的传导和应力机制。基于先前研究中提出的热化学模型,已证明可以准确预测介电故障 [37,38,39,40]。由热化学模型 [41] 模拟的 TiO2 的理论击穿行为显示出与在 CRRAM 中观察到的相似的特性。因此,Vo 生成率是根据此处的热化学模型获得的 [42,43,44]。正如热化学模型所建议的那样,Vo- 旁边的网格点被定义为缺陷周围附近的弱点。 Vo- 的存在也会引起局部增强场,如图 8b 所示,并加速 Vo- [45] 的生成过程。考虑到场依赖于 exp.(-E) 的热化学模型中介电击穿过程的时间,Vo 产生的概率 P ij由下式[42]计算。

$$ {P}_{\mathrm{ij}}=\gamma\ \exp \left(\mathrm{E}\right)\ \left\{\begin{array}{c}\kern1.75em \upgamma =0,\mathrm{if}\ \mathrm{site}\ \mathrm{is}\ \mathrm{not}\ \mathrm{weak}\ \mathrm{spot}\\ {}\upgamma =1,\mathrm{if }\ \mathrm{site}\ \mathrm{is}\ \mathrm{weak}\ \mathrm{spot}\end{array}\right。 $$ (2)

基于热化学模型的成形过程模拟流程,假设介电失效时间与电场相关性 exp.(-E)

<图片>

成型操作由与理想晶体管串联的 CRRAM 模拟。 b 由预先存在的 Vo- 引起的非均匀电势分布引起局部场并加速新缺陷的产生

临界水平,P g,和一个标准,P ij> P g, 定义是否生成新的 Vo-。在每次迭代中应用斜坡过程来更新新的 Vo- 分布,直到形成电压达到 2.7 V。最后,使用随机分布的本征 Vo-,低电阻水平 R 成型操作后即可得到成型。基于上述模型,模拟的R 成形分布预测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如图 9a 所示,并且计算出的 I-V 特性与测量数据吻合良好。此外,还研究了成形特性与初始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更高的浓度和局部分布的 Vo- 加速了成型过程。因此,形成电压与R呈正相关 ini 在仿真结果和实测数据中均有发现,如图 9b 所示。

<图片>

成型操作的模拟电阻分布与测量结果非常吻合。 b 由于预成型产生的更多弱点和更高的电场强度,在测量和模拟数据中都发现了初始电阻和成型电压之间的正相关。 VO-

此外,成型操作中产生的 Vo- 会诱导导电路径并导致电池中 CF 的变化,其中成型过程中 CF 的演变如图 10 所示。对于具有高 R 的电池 ini,有较少的内在 Vo- 和较少的弱点,如图 10a 所示。在成型操作之后,更可能在电极之间出现单一的导电路径。然而,图 10b 中显示的具有大量内在 Vo- 的细胞中 CF 的生长往往更广泛;因此,在成型后会产生树枝状 CF。测量数据也验证了不同 CF 地形与其新鲜状态下的 Vo- 分布之间的相关性。众所周知,TMO 层中的 Vo- 和 CF 在电子捕获/去捕获过程中会导致独特的随机电报噪声 (RTN) [46]。如果导电路径被俘获的电子阻挡,则会发生电阻波动,当电子脱离俘获时电阻会降低。图 11 总结了成型后 CRRAM 的 RTN 分析。在具有高 R 的电池中发现有规律的两步电阻波动 ini,当电子俘获/释放发生在具有一个主要 CF 的器件中时。另一方面,在 R 低的单元格中发现多级 RTN ini 预计会以一种以上的途径阻塞树突状 CF。通过分析超过 200 个 CRRAM 单元的 RTN 测量,RTN 的统计结果总结在图 12 中。数据表明具有高 R 的细胞 ini 往往只表现出双层 RTN,这更可能发生在具有一个主导 CF 的设备中 [46,47,48,49]。成型操作后的电阻变化如图 13 所示。数据表明,在低 R 电池的测量和模拟结果中发现更高的电阻变化 配置文件由于约束较少的CFs推动选择晶体管提前进入饱和区,可能无法正确形成单元,导致更宽的低阻态电阻水平。

<图片>

a 单元格中 CF 的进展 高初始阻力和b 低初始阻力。 TMO 层中较高的本征 Vo- 浓度导致在弱点处随机产生 Vo- 。这些 Vo- 也相互连接形成树枝状路径

<图片>

带有a的细胞内CF的形貌 高初始阻力和b 低初始电阻通过其相应的 RTN 数据进行分析。初始电阻低、本征多的细胞出现多重电阻波动,证实TMO层中存在树枝状CFs

<图片>

总结了 CRAM 单元上的初始电阻水平和 RTN 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对于具有一个主导导电路径的电池,预计发生双级电阻波动的可能性更高,这与高 R 的电池密切相关 配置文件

<图片>

通过模拟和测量检查成型操作后电阻水平变化的分析。在低初始抗性细胞中发现由树突状CF产生诱导的较高变异

为了减轻由 TMO 层中的内在 Vo- 引起的形成可变性,建议在形成之前在 CRRAM 阵列中的整个存储单元上盲目应用复位训练操作,该操作在固定 WL 电压 2 V 下将 SL 扫描到 1.4 V。此操作有望消除低 R 电池中存在的预先存在的缺陷 ini 并确保在随后的成型过程中更好地限制 CF 生长。由于外加电压低,高R的电池没有变化 ini 训练过程后。通过毯式重置训练操作,具有低 R 的细胞的电阻 ini,在不干扰具有高 R 的单元格的情况下增加 ini,如图14所示。随后,可以获得更均匀的成型特性。

<图片>

建议将全面重置训练操作应用于 CRRAM 阵列。低 R 细胞中的电阻 ini 通过消除固有缺陷而增加,但具有高 R 的细胞 ini 不被打扰

结论

已经成功建立了考虑局部场效应和 Vo- 之间陷阱辅助隧道传导的电阻网络模型。通过蒙特卡罗模拟,研究了电池在其初始电阻和成型过程中的变异性。 CRRAM 新鲜状态的变化可以通过随机给定的本征 Vo- 分布来成功解释。成型后的投影电阻分布也与采用热化学模型的测量结果吻合。讨论了成形过程中 CF 的增长,并将其与在此过程中观察到的可变性联系起来。最后,提出了一种重置训练操作,以进一步缓解 TMO 层中由内在 Vo- 引起的成形变异性。初始状态与成形特性之间的强相关性为 RRAM 技术未来发展的新自适应操作提供了指导。

缩写

CF:

导电丝

CRRAM:

接触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

CVo-:

VO-浓度

d:

隧道距离

E:

电场

ILD:

层间电介质

N

迭代时间

P 克:

阈值切换概率

P j :

Vo产生概率

R 形成:

成型操作后的阻力

R j :

Vosite 局部电阻

R 配置文件:

初始阻力状态

R 氧化物:

氧化物位点的局部电阻

RPO:

电阻保护氧化物

RRAM:

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

RTN:

随机电报噪声

TAT:

陷阱辅助掘进

TMO:

过渡金属氧化物

V :

成型电压

V j :

潜力

Vo-:

氧空位

α

拟合参数

β

拟合参数

γ

拟合参数

ϕ

电势差


纳米材料

  1. 案例研究:本田方式
  2. Yantracraft 和金庙
  3. 具有自整流开关特性的 TaO/HfO x 和 TaO/AlO x RRAM 的保持模型
  4. 新型纳米粒子增强蠕虫状胶束系统的研究
  5. 通过纯 CMOS 逻辑工艺具有自抑制电阻开关负载的 RRAM 集成 4T SRAM
  6. 硼烯稳定性和STM图像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7. 接触非平衡等离子体对 Mn Х Fe3 − X О4 尖晶石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8. Pt/Nd:SrTiO3结中多级电阻开关记忆和记忆状态相关光电压的研究
  9. 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建模和仿真的集体研究
  10. 研究纳米粒子聚集/附聚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杨氏模量影响的两步法
  11. 天然和合成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医学和热特性的比较研究
  12. 添加氢氧化铵对水热生长的 ZnO 纳米线影响的光致发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