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量子级联激光器中的异常模式跃迁
摘要
在本文中,提供了发射约 7.6 μm 的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 (DBR) 量子级联激光器 (QCL) 的异常光谱数据。两部分 DBR 激光器由增益部分和未泵浦的布拉格反射器组成,在室温下以连续波 (CW) 模式显示超过 0.6 W 的输出功率。异常光谱数据被定义为纵向模式,它随着温度或注入电流的增加而向更短的波长移动,这是出乎意料的。虽然预计较长波长的模式会在提高器件温度或注入电流时开始发射激光,但偶尔会看到模式跳到较短的波长。这些异常模式转换通过模态分析来解释。由温度或注入电流的增加所暗示的折射率的热致变化在腔模式之间产生近乎周期性的转变。
介绍
量子级联激光器(QCL)不同于基本半导体激光器,是一种单极半导体激光器,即仅在导带态之间进行电子跃迁[1]。自首次实验演示以来,由于其突出的波长覆盖中/远红外到太赫兹波区域的特点而备受关注。如此宽的波区可以满足气体传感、高分辨率光谱和工业过程监测应用日益增长的需求。然而,在某些应用中需要窄线宽和高输出功率。分布式反馈 (DFB) QCL 和外腔 (EC) QCL 是实现单模发射的两种常用方式 [2, 3]。 DFB QCL 的输出功率约为 100 毫瓦,调谐范围很小,约为 5 cm
−1
, 适用于单一气体检测 [4,5,6]。 EC QCL 是检测多种气体的更好候选者,因为它们具有更广泛的调谐范围 [7]。然而,在一些应用中,例如距离检测或遥感,需要高功率单模光源。对于这些应用,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 (DBR) QCL 可能更适合作为紧凑型高功率激光源。 DBR激光器在近红外波区的研究较多[8,9,10],但对QCL的研究较少,2011年对宽调谐[11]的报道较少,2014年对高功率[12]的报道较少。然而,在这些报告中没有详细研究光谱特性。此外,已经在近红外 (IR) DBR 半导体激光器中分析了这种类似的异常模式跳跃 [9, 10]。然而,它仍然缺乏QCL设备。考虑到单模 QCL 的光谱特性对实际应用很重要,任何异常和未探索的特性都应广泛研究和积累。在这里,我们展示了 DBR QCL 并详细研究了它们的光谱特性。
方法
DBR光栅由传统的双光束全息干涉测量工艺定义。设计的器件结构如图 1 所示。增益部分和 DBR 部分被电流隔离槽隔开,只有增益部分有电流注入。 QCL 结构是通过固体源分子束外延 (MBE) 在 n 掺杂 InP 衬底上生长的,有源区结构类似于参考文献。 [13]。这项工作中提出的活性核心结构包含 50 个周期的应变补偿 In0.58Ga0.42As/In0.47Al0.53As 量子阱。一个周期的具体层序如下(层厚以纳米为单位):4 /1.7/0.9 /5.06/0.9 /4.7/1 /3.9/1.8 /3.2/1.7 /2.8/1.9 /2.7 /2.8 /2.6,其中 In0.47Al0.53As 势垒层为粗体,In0.58Ga0.42As 阱层为罗马体,n 掺杂层(1.4 × 10
17
厘米
−3
) 为斜体。制作前的整个晶圆结构为4.5 μm InP下包覆层(Si, 3 × 10
16
厘米
−3
),50 个有源/注入器级,0.3 微米厚的 n-In0.53Ga0.47As 上限制层(Si,4 × 10
16
厘米
−3
)。在整个晶片的上部 InGaAs 限制层中沉积 100 nm 厚的 SiO2 层,然后去除 DBR 部分的 SiO2 以制造光栅。之后,使用双光束全息干涉测量工艺在上层 InGaAs 限制层上定义光栅,光栅周期为 1.2 μm,然后通过湿化学蚀刻转移到约 130 nm 的深度,随后去除残留的 SiO2。然后,顶部波导由 3 μm 厚的上部 InP 包覆层(Si,2 × 10
16
厘米
−3
), 0.15 μm 逐渐掺杂的 InP 层 (Si, 1.5 × 10
17
厘米
−3
) 和 0.85 μm 厚的上部高掺杂 InP 接触层 (Si, 5 × 10
18
厘米
−3
) 通过金属有机气相外延 (MOVPE) 再生。
<图片> 结果与讨论
器件光谱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分辨率为0.125 cm
-1
.器件的功率-电流-电压 (P-I-V) 特性通过校准的热电堆检测器进行测试。激光器安装在包含热敏电阻和热电冷却器的支架上,以监测和调整底座温度。发射光功率由放置在激光面前的校准热电堆探测器测量,未经任何校正。
图 2a 显示了 DBR 激光器在 20 °C 到 70 °C 的不同散热器温度下的连续波 (CW) 发射光谱,步长为 2 °C,注入电流为 1.005Ith。图2b显示了激光的波数-温度曲线,插图显示了对数坐标24 °C的激光光谱,其中边模抑制比(SMSR)约为25 dB。在传统的单模 DFB QCL 中,波长会随着温度或电流的增加而向更长的波长线性移动 [14, 15]。然而,正如从图 2 中看到的那样,观察到异常的调谐行为,随着温度升高,模式向更短的波长跳跃。
<图片> 结论
总之,我们已经展示了具有高输出功率的 DBR QCL。已经详细分析了模式跳跃特性,该研究对实际应用很有用。对于具有 4.3 毫米长增益区域的器件,最大连续波输出功率在 20 °C 时为 656 mW。从光场分布和我们的分析结果的比较,我们得出结论,DBR是QCLs实现高输出功率和单模发射的一种潜在且有效的方法。
缩写
- CW:
-
连续波
- DBR:
-
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
- DFB:
-
分布式反馈
- EC:
-
外腔
- FP:
-
法布里-珀罗
- MBE:
-
分子束外延
- MOVPE:
-
金属有机气相外延
- P–I–V:
-
功率-电流-电压
- QCL:
-
量子级联激光器
- 短信:
-
边模抑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