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迅智能制造网
工业4.0先进制造技术信息网站!
首页 | 制造技术 | 制造设备 | 工业物联网 | 工业材料 | 设备保养维修 | 工业编程 |
home  MfgRobots >> 亿迅智能制造网 >  >> Industrial materials >> 纳米材料

具有非对称接触形式的多层 MoTe2 光电晶体管的显着光伏响应

摘要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使用 Au 作为电极制造了空气稳定的 p 型多层 MoTe2 光电晶体管,其在非对称接触形式的关断状态下显示出明显的光伏响应。通过使用扫描光电流显微镜分析空间分辨光响应,我们发现由于金属触点对 MoTe2 的掺杂,在电极/MoTe2 界面附近形成了电位阶跃。在短路条件下或具有小 V 时,电位阶跃主导了光激发电子-空穴对的分离 sd 有偏见。基于这些发现,我们推断 MoTe2 源电极和 MoTe2 漏电极之间的不对称接触截面是形成非零净电流和光伏响应的原因。此外,MoTe2 光电晶体管在短路条件下显示出比具有更高偏置 V 更快的响应 sd 在亚毫秒内,其光谱范围可以扩展到 1550 nm 的红外端。

背景

石墨烯和类似的二维 (2D) 材料以块状形式存在,作为具有弱层间吸引力的强键层堆叠,允许自身剥离成单独的原子薄层,这为二维物理的探索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如以及新材料应用[1,2,3,4,5,6,7,8,9]。其中,具有通式 MX2 的半导体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 (TMD),其中 M 代表第 VI 族的过渡金属(M =Mo,W),X 代表硫属元素(S、Se、Te),显示出相当大的带隙[2, 3, 10, 11]。此外,这些 2D TMD 薄片是柔性的,相邻层之间没有悬空键 [12, 13]。这些独特的特性使 TMD 成为构建电子和光电器件的有希望的候选者 [2,3,4,14,15,16,17],例如亚 10 nm 的下一代场效应晶体管 (FET) [18] , 片上发光二极管 [19,20,21] 和范德华异质结器件 [4, 5]。

2H 型二碲化钼 (2H-MoTe2) 是典型的 2D TMD 之一,其块状 [22] 的间接带隙为 0.83 eV,减薄为单层时的直接带隙为 1.1 eV [23]。 2H-MoTe2 已被探索用于自旋电子学 [24]、FET [25,26,27]、光电探测器 [28,29,30,31,32] 和太阳能电池 [33]。与大多数二维材料一样,具有 2H-MoTe2 的电金属触点在实现高性能电子和光电器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证明可以使用合适的接触材料来实现 p 型和 n 型接触掺杂和欧姆接触 [34,35,36,37,38,39,40],并且它们反过来可以用于构建功能器件,如光伏光电探测器 [37, 38] 和二极管 [37]。迄今为止,研究重点一直集中在通过比较各种电极材料来评估和研究金属-半导体接触,但对金属-半导体接触形式的深入比较关注不足,例如,相同的接触材料与不对称的接触截面。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制造了空气稳定的 p 型多层 MoTe2 光电晶体管,在 MoTe2 源极和 MoTe2 漏极电极之间具有不对称的接触截面,并在不同的栅极和源极漏极电压下使用扫描光电流研究其光响应。这项研究有助于揭示空间电位剖面并分析设备中接触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该器件在短路条件下具有非零净光电流和光伏响应。扫描光电流图显示,在短路条件下或源漏电压较小(V sd) 偏置,这表明由于金属触点对 MoTe2 的掺杂,在电极/MoTe2 界面附近形成了电位阶跃。当偏置电压V sd 上升到电位阶跃之上,V sd 主导光激发电子-空穴对和光电流的分离(I PC =I sd − I 暗)峰值出现在设备通道的中心。这表明 MoTe2 源电极和 MoTe2 漏电极之间的不对称接触截面是形成非零净电流和光伏响应的原因。这一发现有助于构建低功耗的光伏光电探测器。最后,我们测试了 MoTe2 光电晶体管的时间分辨和波长相关光电流,获得亚毫秒响应时间,发现其光谱范围可以扩展到 1550 nm 的红外端。

结果与讨论

我们制造了两个背栅多层 MoTe2 光电晶体管(D1 和 D2)并测量它们的光响应。该器件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识别,并使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 和拉曼光谱表征相应的 MoTe2 厚度和质量。所有测量均在环境条件下进行。图 1a 显示了 D1 的光学图像(左)和 AFM 图像(右)(D2 显示在附加文件 1 中:图 S1。除非另有说明,以下数据均从 D1 收集,来自 D2 的数据显示在附加文件中1)。该器件由SiO2/p + 上多层MoTe2的源极、漏极和沟道样品组成 -Si衬底。厚度为 300 nm 的 SiO2 薄膜是电介质,p + -Si 用作背栅电极。 D1 的细节使用 AFM 进行表征,这表明多层 MoTe2 跨越源电极和漏电极。通道长度为 10 μm。通道中的 MoTe2 样品厚约 23 纳米(高度分布在附加文件 1:图 S2 中显示),并且 MoTe2 源极和 MoTe2 漏极接触横截面的宽度分别为 6.5 和 4.8 微米。图 1b 显示了 MoTe2 样品的拉曼光谱。 A1g (172 cm −1 ), E 1 2 克(233 厘米 −1 ), 和 B 1 2 克(289 厘米 −1 ) 清晰可见,证实了通道中 MoTe2 的良好质量。

<图片>

多层 MoTe2 光电晶体管的光学图像和 AFM 图像。比例尺为 5 μm。 b 具有 514 nm 激光激发的多层 MoTe2 光电晶体管的拉曼光谱。 c 传输特性和d 多层MoTe2光电晶体管的输出特性

电测量表明多层 MoTe2 光电晶体管是 p 型,如图 1c 所示,在负栅极电压时处于导通状态,在正栅极电压时处于关断状态。电流通断比为6.8 × 10 3 当源漏电压 V sd 为 1 V。场效应迁移率 (μ) 为 14.8 cm 2 /V s 根据传输特性。当偏置电压V sd从1V减小到100mV,导通电流和截止电流都减小,开关比仍然在6.0 × 10 3 ,如附加文件 1:图 S3(a) 和 (b) 中所示。当栅极电压从 − 20 扫到 20 V 然后返回到 − 20 V 时,多层 MoTe2 光电晶体管显示出小的滞后(参见附加文件 1:图 S3(c))和空气稳定的 p 型电导,这受益于简单的制造工艺和不含聚合物的 MoTe2 样品。我们还制造了其他厚度分别为 5、10、11、12、15.7 和 38 nm 的多层 MoTe2 光电晶体管,如附加文件 1:图 S4 所示。它们都显示出空气稳定的 p 型电导。图 1d 显示了多层 MoTe2 晶体管作为背栅电压 (V bg) 从 − 20 到 4 V 变化。正如所见,响应基本上是线性的,尤其是在 V 的低偏置电压下 sd,说明空气中Au和MoTe2之间存在低肖特基势垒。

图 2 显示了多层 MoTe2 光电晶体管在环境条件下被 637 nm 连续波激光照射时的光响应,这是通过结合 Agilent B1500A 半导体分析仪和 Lakeshore 探针台进行的。激光光斑直径大于 200 μm,器件覆盖有均匀的光照强度。 Backgate 相关和功率相关的光响应显示在附加文件 1:图 S5 中。如图 2a 所示,当背栅电压为 0 V 时,源漏电流 (I sd) 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而增加。 sd 与 V 不同光照功率水平下的sd曲线均在V处相交 sd =0 V,在 |I 的对数图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 标准差|如图 2a 的插入图所示。当 V bg =5 V,光电晶体管处于关断状态(见图 1c),I 的电流 sd 随着照明激光功率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行为,如图 2b 所示。此外,光电晶体管显示非零开路电压 (V OC) 和短路电流 (I SC) 与激光照明,这是多层 MoTe2 光电晶体管光伏响应的证据。图 2c 显示了 V OC 和 I SC 作为照明功率的函数。 V OC 在 50 mV 时保持不变(照明功率高于 500 μW),并且 |I SC|当激光功率从 0 增加到 4175 μW 时,从 0 增加到 1.6 nA。当我们改变电压方向时,V OC 和 I SC 保持不变,如图 2d 所示。 V sd 代表加载在源电极上的电压和 V ds加载在漏电极上,对应的电流用I表示 sd 和 I ds,分别。图 2d 中的插入图像说明了电压和电流方向。无论电压是加载在源极还是漏极上,V OC 相对于源电压和相应的 I 为 50 mV 从漏电极流到源电极的 680 pA SC 均保持不变。这证实了多层MoTe2光电晶体管的光伏响应。

<图片>

637 nm 波长激光在环境条件下照射的多层 MoTe2 光电晶体管的光响应。 sd 与 V V 处的 sd 曲线 随着照明功率的增加,bg =0 V。 b sd 与 V V 处的 sd 曲线 随着照明功率的增加,bg =5 V。 c V OC 和 I SC 作为照明功率的函数。 d 分别加载在源极和漏极上的偏置电压的输出电流

为了揭示光响应的机制,特别是光伏响应,我们进行了扫描光电流显微镜(SPCM)研究,这有助于获得空间电位分布并分析空间分辨的光响应。 SPCM 是在环境条件下使用自制的扫描光电流设置执行的。 SuperK EXTREME 超连续谱白光激光器提供光激发。其波长范围为 400 至 2400 纳米。使用 SuperK SELECT 多线可调滤光片可调节波长的光束使用 20 倍物镜聚焦在设备上。振镜定位系统用于使激光束扫描器件以获得光电流图。反射光和光电流由电流前置放大器和锁相放大器记录,斩波频率为 1 KHz。

图 3 显示了 D1 的扫描光电流,激发波长为 1200 nm。从反射图像得出的激光光斑直径约为 4.4 μm(参见附加文件 1:图 S7)。图 3a 显示了光学图像以及电气设置。 PC 测量在短路条件下进行,其中源电极接地且 I PC 从漏电极收集。从源极流向漏极的电流为正。图 3b 显示了在栅极电压 (V bg) 分别为 - 5、0 和 5 V。可以看出,短路I 在 MoTe2 和电极之间的界面附近,具有相反极性的 PC 很强。当 V bg 从 − 5 变为 0 V,I PC 模式保持不变,但强度降低。 V bg 进一步增加到 5 V; PC不仅可以切换极性,最大I的位置 PC 也远离接触界面而进入渠道。图 3c 显示了 I 取自图 3b 中 V 处的黑色虚线的 PC 配置文件 bg =− 分别为 5、0 和 5 V。它清楚地表明 I PC 在 MoTe2 和电极之间的界面附近在 V 处有一个宽的强度峰 bg =− 5 和 0 V,而峰值移动到距离接触界面约 3 μm 的通道中并变窄。

<图片>

作为栅极电压函数的 D1 的空间分辨光电流图像。 光学图像和电气设置。 b V 的空间分辨光电流图像 bg =− 分别为 5、0 和 5 V。 c 从图 3b 中的黑色虚线收集的 PC 配置文件。 d V 对应的电位分布 bg =− 分别为 5、0 和 5 V。所有图中的比例尺均为 5 μm

的存在 PC 峰值表明在短路条件下存在潜在的阶跃。根据 I PC 分布,我们沿设备通道绘制相应的电位分布,如图 3d 所示。在 V bg =− 5 和 0 V,电位阶跃靠近 MoTe2 和电极之间的接触界面,并在 V 处进入通道 bg =5 V。根据之前的研究[41],Au 电极接触引入了 p 掺杂并在接触部分固定了 MoTe2 的费米能​​级。因此,随着沟道中的费米能级被栅极电压调制,在电极/MoTe2 界面附近形成了电位阶跃。在 V bg =0 V,弱I 观察到 PC,它从电极流向 MoTe2 通道。这意味着光激发电子漂移到附近的电极,空穴到 MoTe2 通道。在 V bg =− 5 V,MoTe2 通道中的空穴密度增加,并在电极/MoTe2 界面附近引起更大的电位阶跃。光激发电子-空穴对可以有效分离,I 电脑增加。当 V bg =5 V,更多的电子被注入 MoTe2 通道,在通道中形成势阱。由于电极的静电作用,电位阶跃远离电极而出现在通道中。光激发的电子漂移到 MoTe2 通道,空穴流向附近的电极。 V 相比,PC 改变方向 bg =− 5 和 0 V。

图 4 显示了空间解析的 I 不同V的PC sd 为 V bg =0 和 5 V,分别。图 4a 显示了光学图像以及电气设置。 V sd 加载在源电极上,I PC 从漏电极收集。从源极流向漏极的电流为正。图 4b 显示了 I PC 作为 V 的函数 sd 在 V bg =0 V。当 V sd =0、− 0.01 和 0.01 V,强 I PC发生在MoTe2/电极界面附近,然后随着V向通道中心移动 sd 增加到 0.1 V。在 V 处观察到类似的趋势 bg =5 V 作为 V sd 增加,如图 4c 所示。图 4d 显示了一个清晰的 I 设备通道中心的 PC 峰值为 V sd 增加到 0.5 V。I 沿图 4a 中黑色虚线截取的 PC 配置文件如图 4e、f 所示,清楚地显示了 I PC 变化趋势为 V sd 增加。它们都表示最大 I PC 在短路条件下或带有小 V 的接触界面附近产生 sd 有偏见。当偏置电压增加时,光电流峰值向器件沟道中心移动。

<图片>

作为 V 函数的 D1 的空间分辨光电流图像 标准差。 光学图像和电气设置。 b V 的空间分辨光电流图像 bg =0 V 和 V sd =− 0.1、0.01、0、0.01 和 0.1 V。 c V 的空间分辨光电流图像 bg =5 V 和 V sd 从 − 0.1 到 0.1 V。d V 的空间分辨光电流图像 bg =5 V 和 V sd =0.5 V。e V 上的 PC 配置文件 bg =0 V 和 f V 上的 PC 配置文件 bg =5 V 沿图 4a 中的虚线截取。所有图中的比例尺均为 5 μm

基于这些发现,我们知道,由于金属触点掺杂 MoTe2,在电极/MoTe2 界面附近形成的电位阶跃在短路条件下或与小V sd 有偏见。因此, 由于MoTe2-source的接触界面较大,MoTe2-source处的PC大于MoTe2-drain处的PC,且净电流不为零,而非零净电流小于I sd 在 V bg =− 5 和 0 V(导通状态),并且大于 V bg =5 V(处于关闭状态)。因此,我们观察到清楚的I V 处的 SC bg =5 V,如图 2b 和附加文件 1 所示:图 S6(b)–(f)。因此,I SC 和相应的 V OC 是电位阶跃和非对称接触的结果。此外,我们制造的 D2 样品具有更不对称的接触横截面,如附加文件 1:图 S1 中所示,与 D1 相比。它显示了类似的光伏响应,具有 V V 时 OC 高达 150 mV bg =5 V,照明激光波长为 637 nm。当照明波长变为 830、940、1064 和 1312 nm 时,D2 在 V 处显示出类似的光伏响应 bg =5 V(参见附加文件 1:图 S6)。我们还制造了其他四个设备,如附加文件 1:图 S8 所示,它们展示了与 D1 和 D2 中显示的行为类似的行为。这些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多层 MoTe2 光电晶体管的光伏响应是由 MoTe2 源电极和 MoTe2 漏电极之间的不对称接触截面造成的。

最后,我们测试了多层 MoTe2 光电晶体管的光响应时间和光谱范围。图 5a 显示了 V 处的时间分辨光电流 bg =5 V 和 V sd =0 和 1 V,分别是使用电流前置放大器和示波器记录的。激发激光是波长为 2 毫秒、波长为 637 纳米的方波。在 V 下收集的电流 sd =0 和 1 V 表示相反的方向,这与图 2b 中给出的数据一致,是 V 之间差异的结果 OC 和 V 标准差。光响应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定义为总光电流的 10% 到 90% 之间的时间。如所见,上升时间 \( \left({\tau}_{\mathrm{rise}}^0\right) \) 为 20 μs,下降时间 \( \left(\ {\tau}_{\mathrm {fall}}^0\ \right) \) 在 V 处为 127 μs sd =0 V,上升时间 \( \left({\tau}_{\mathrm{rise}}^1\right) \) 为 210 μs,下降时间 \( \left({\tau}_{ \mathrm{fall}}^1\right) \) 在 V 处为 302 μs sd =1 V,均大于 V sd =0 V。这是因为光电流产生的机制不同。在 V sd =0 V,在电极/MoTe2界面附近产生电位阶跃主导的光电流。在 V sd =1 V,在器件通道中产生光电流,光激发的载流子必须通过通道到达电极,这比在电极/MoTe2界面附近产生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该器件在 V 处显示出更长的光响应时间 sd =1 V 比 V sd =0 V。除了在可见波段工作之外,多层 MoTe2 光电晶体管在近红外波段具有光响应。图 5b 显示其光响应可以从 1200 扩展到 1550 nm。由 SuperK EXTREME 超连续谱白光激光器提供的光激发使用光斑直径为 4.4 μm 的 20 倍物镜聚焦在设备通道中心。数据表明多层MoTe2光电晶体管可用于通信频段。

<图片>

多层 MoTe2 光电晶体管的光响应时间和光谱范围。 V 的时间分辨光电流 bg =5 V 和 V sd =0 V(黑线)和 1 V(红线)。 b 不同光激发波长下的光响应

结论

总之,我们制造了具有非对称接触形式的空气稳定 p 型多层 MoTe2 光电晶体管。使用不同栅极和源极 - 漏极电压下的扫描光电流研究其光响应,这有助于揭示空间电位分布。结果表明,由于金属触点对 MoTe2 的掺杂,在电极/MoTe2 界面附近形成的电位阶跃在短路条件下或以较小的V sd 有偏见。当 MoTe2 源极和 MoTe2 漏极电极之间存在不对称接触截面的电位阶跃时,净电流不为零。当偏置电压V sd 高于电位阶跃,V sd 主导光激发电子-空穴对的分离,而 I PC 峰值出现在设备通道的中心。此外,MoTe2 光电晶体管在短路条件下显示出比具有更高偏置 V 更快的响应 sd 在亚毫秒内,其光谱范围可以扩展到 1550 nm 的红外端。

方法/实验

背栅多层 MoTe2 光电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如下。首先,在 300-nm SiO2/p + 上对源极、漏极和栅极进行图案化 -Si 衬底使用标准 UV 光刻技术,然后选择性蚀刻栅电极下方的 300 nm SiO2 和 5 nm/100 nm Cr/Au 薄膜的电子束蒸发。其次,在另一个 300-nm SiO2/p + 上制备多层 MoTe2 样品 -Si 衬底,通过机械剥离 mm 尺寸的半导体 2H-MoTe2 单晶,使用 TeCl4 作为传输剂在 750 至 700°C 的温度梯度下通过化学蒸汽传输生长 3 天。最后,使用聚乙烯醇 (PVA) 作为介质将制备的多层 MoTe2 样品转移到图案化的源漏电极上。 PVA 溶解在 H2O 中并用异丙醇冲洗。通过光学显微镜识别多层 MoTe2 样品,并使用 SPA-300HV 原子力显微镜 (AFM) 表征相应的厚度。拉曼信号由 LabRAM HR 拉曼光谱仪收集,使用 514 nm 波长激光激发在背散射配置中,使用 100 × 物镜。

通过将 Agilent B1500A 半导体分析仪与 Lakeshore 探针台相结合,可以执行 637 nm 激光激发的电气特性和光响应。激光使用光纤照射到设备上,光斑尺寸大于 200 μm。使用 DL1211 电流前置放大器和 Keysight MSOX3024T 示波器记录时间分辨光电流。空间分辨光电流是使用自制装置进行的。激发激光由 SuperK EXTREME 超连续谱白光激光器提供,并配有 SuperK SELECT 多线可调滤光片以调节波长。使用 20 倍物镜将光聚焦到设备上,并使用 SR570 进行斩波。反射光和光电流由DL1211电流前置放大器和SR830锁相放大器记录。

缩写

二维:

二维

2H-MoTe2 :

2H型二碲化钼

原子力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FET:

场效应晶体管

I 电脑:

光电流

I SC :

短路电流

I 标准差:

源漏电流

PVA:

聚乙烯醇

TMD:

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

V 背景:

背栅电压

V 超话:

开路电压

V 标准差:

源漏电压

τ 秋天:

秋季时间

τ 上升:

上升时间


纳米材料

  1. 通过自动焊接提高性能
  2. 对来自 Persuasion Inc. 的 Craig Trevor 的采访
  3. 具有半极性 InxGa1−xN/GaN 多量子阱的紫外 GaN 基光子准晶纳米锥结构的多色发射
  4. 来自废棉手套的具有分级纳米结构的活性炭纤维作为超级电容器的高性能电极
  5. 粗糙表面法向载荷下接触面积的演变:从原子尺度到宏观尺度
  6. 使用全碳 3D 纳滤膜去除水中的抗生素
  7. 通过快速硒化方法增强 Sb2S3 平面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光伏特性
  8. 通过氩等离子体处理插入 ZnO 降低金属和 n-Ge 之间的接触电阻
  9. 具有增强有效光吸收的针结纳米锥阵列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
  10. 多层 MoTe2 晶体管在 P 型和 N 型之间的转换及其在逆变器中的使用
  11. 在基体和填料之间具有满意界面接触水平的石墨烯辅助热界面材料
  12. 具有高电导率的拓扑绝缘体纳米片中极其增强的光电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