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跟上数百万个智能电表的步伐
智能电表对公用事业公司的好处
- 更准确的抄表
- 无需现场抄表
- 能够快速识别和响应电力需求
- 优化维护任务并在停电时更快地恢复电力服务
全球对电力的需求正在上升。据估计,到 2050 年,这一增幅将高达 62%。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需求,政府和公用事业公司正在寻找新的方法来提高效率并优化与电力管理相关的流程。
在这种情况下,智能电表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了将电网转变为智能电网的基础。它们使能源供应商能够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同时帮助客户更有效地管理他们的用电量。
智能电表正在世界各地推出。预计到 2020 年,将近 72% 的欧洲消费者将拥有智能电表。同年,预计美国将安装约 9000 万个智能电表。然后是中国:早在 2018 年第一季度,该国的智能电表安装量就超过了 4.96 亿。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不仅引领了全球智能电表市场,而且占据了近70%的跟踪安装量。
智能计量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智能电表对最终用户的好处
- 计费变得更加准确
- 最终用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用电量
- 动态定价更能反映电力需求
设置智能计量系统可能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建筑物中安装智能电表是不够的。相反,需要底层基础设施才能使智能计量工作——高级计量基础设施 (AMI)。该术语描述了一个由不同组件组成的复杂结构,这些组件可以从智能电表中检索数据,对其进行处理,并最终通过下游子系统将其提供给公用事业单位。
然而,在设置智能计量系统时,不仅要考虑不同互连系统的复杂性。它还涉及在现场跟踪大量设备,有效地管理它们并保持它们处于最新状态。因此,智能计量解决方案的组件必须满足以下关键要求:
- 可靠性: 无论现场有多少智能电表,智能电表系统的可靠工作是一个基本要求。这必须是给定的,否则整个系统就会失效。
- 可扩展性: 在智能电表推出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设备投入运行。智能计量系统需要能够应对这种增长,确保可靠地来回发送数据。
- 安全: 智能计量系统的安全要求极高。因此,它们不会部署在您的典型云环境中。取而代之的是采用安全、封闭的网络,其中访问权限仅限于保持系统运行所需的各方。
- 软件更新功能: 为了满足云基础设施必须满足的高安全性要求,智能电表上运行的软件必须是最新的。这意味着智能计量系统必须提供推出软件更新的方法,从而确保在出现安全问题时能够快速解决。
- 灵活性: 对于不同的目标市场和客户场景,基础设施和运营方面的部署要求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因此,智能计量系统必须提供一定程度的灵活性。
智能电表设备管理落地
对于亚洲客户,我们最近实施了基于博世物联网远程管理器的前端系统。作为智能电表和后端系统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博世物联网远程管理器在管理现场设备方面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关键词是可靠性。
例如,博世物联网远程管理器是警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能源供应商能够对停电做出快速反应。如果智能电表检测到电源故障,则会直接向博世物联网远程管理器报告,后者将信息传递给下游系统。根据这些警报,公用事业公司能够直接接收有关电网状态的信息。
什么是前端系统?
前端系统 (HES) 是智能电表与后端系统之间的第一个联系点。 HES 接收来自智能电表的数据——例如,关于电力消耗的信息。此外,它还可以用于配置智能电表,包括推出软件更新。这种交互是通过智能电表内置的电信模块实现的。 HES 提供到仪表数据管理系统 (MDMS) 的接口。其中,该接口使 MDMS 能够配置智能电表或从它们请求数据。此外,MDMS 通过 HES 定期接收测量数据,然后进行进一步处理。
博世物联网远程管理器还收集智能电表的测量数据,然后公用事业公司将其用于计费。必须在特定时间范围内每天收集这些测量值。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博世物联网远程管理器必须有效地管理负载,从而确保可靠地收集大量数据。
这不仅仅是从智能电表接收数据;博世物联网远程管理器还为他们提供软件更新。这个过程必须尽可能简单。没有人愿意负责手动为数千甚至数百万台设备提供更新。博世物联网远程管理器有助于自动化更新过程。它能够存储即将推出的固件更新,并提供成功和不成功更新的概览。借助其内置的规则引擎,用户还可以定义在某些事件发生时应该发生什么;例如,当应该重新启动之前不成功的更新时。
随着项目的进展,更多的智能电表被推出。未来,博世物联网远程管理器将因此可以管理数量明显更多的设备,同时提供相同级别的可靠性。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