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及影响
有两个温度指标会影响压铸件的生产。一是浇注温度,二是模具温度。
1。浇注温度
浇注温度是指液态金属从压力室进入模腔的温度。由铸造过程中保温炉内合金液的温度控制。
对于不同形状和结构的铸件,浇注温度可保持在630-730℃。对于薄壁的复杂构件,我们一般选择较高的温度,以提高液态金属的流动性,获得良好的成型效果;反之亦然,厚壁零件将采用较低的温度以减少凝固收缩。
但是,如果浇注温度过高,液态铝水的吸入量会增加,容易在表面产生针孔、缩孔和气泡。模具腐蚀速度也会加快,导致模具过早老化和开裂。
而浇注温度过低还会出现隔冷、流线、浇注不足等缺陷。铝容易产生成分偏差,造成铸件内部的硬点,在过低的温度下难以加工。浇注温度越高,压铸模力学性能越低。
2。模具温度
模具温度一般是指模具的表面温度,其标准测量应为合金液浇注温度的1/3左右。模具温度对压铸模具的力学性能、尺寸精度和寿命影响很大。
(1)模具温度影响铸模使用寿命
在连续压铸过程中,模具不断加热和冷却,因此由于内部温差会产生热应力。当模具材料处于延展状态时,应力会引起模具塑性变形。在脆化状态下,应力导致模具热裂。周期性的热应力导致模具的热疲劳和开裂。模具温度过高容易变形。
(2)模具温度影响脱模剂的效果
脱模剂在高模具温度下会过度挥发,因此无法形成致密的皮膜并导致粘模。而模具温度过低,脱模剂形成的皮膜中含有不挥发的水分,脱模效果不好,还会导致铸件气孔和保冷。
(3)模具温度影响压铸件质量
- 结晶器温度低于130度时:几乎所有铸件都出现欠铸、断裂、冷隔、流线等缺陷,由于铸件温度过低,成品率几乎为零。
- 模具温度在130-150度之间时:由于模具温度接近理想温度,铸件可能成型,但质量不稳定。大多数铸件表面都有流线和冷隔离。
- 模具温度在150-300度之间:适合铸造稳定温度范围。
- 模温高于300度时:浇注温度过高易产生表面气泡、粘模、缩孔、熔接等缺陷,从而导致模温时力学性能下降超过 250℃。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