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铸件热处理
在初步制造和冷却过程之后,铝铸件的综合热处理可以确保它们能够满足最终用户的确切规格。这种受控过程会改变铸件的物理性能,以提高硬度或抗拉强度,并获得指定的延展性和强度组合。
热处理是将铸件以受控的速率加热到预定温度的过程,以实现所需的结构变化。然后将铸件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特定的时间,并以受控的速度冷却。该工艺改变了铝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了机械性能和耐磨性,并提高了机械加工性和尺寸稳定性。本文着眼于铝铸件的各种热处理。
铝铸件有哪些类型的热处理?
不同的铝铸件可能需要不同的热处理,这取决于铸件的类型、所需的结果和合金结构。采用专门的熔炉来确保铝铸件保持其原始形状而不会开裂。热处理种类包括:
- TF(完全热处理):将铝铸件加热到 515-535°C 并持续 4-12 小时。然后在温水中淬火以防止开裂,最后在另一个烘箱中再次在 150-160°C 下加热 4-16 小时。这个过程可以使原始铝铸件的硬化程度几乎提高一倍。
- TB 条件 (T4):根据铝合金的成分,铸件被加热到略低于合金熔点的温度。它们保持在这个温度,直到合金元素进入固溶体,然后在水、沸水或聚合物中淬火。淬火介质的选择取决于在实现某些机械性能、控制铸件变形和最小化内应力之间保持平衡。
- TB7(固溶热处理稳定化):与TF类似,但铸件在第二阶段被加热到更高的温度。温度在 240-270°C 之间保持约 2-4 小时。最终结果是比 TF 工艺获得的铸件更具延展性。
- TE(时效硬化):对于更复杂的铸件或具有精细特征的铸件,只需将铸件加热到 150-170°C 的温度 4-12 小时即可加速自然时效硬化过程。时效硬化不涉及淬火。
- 沉淀时效 - TE 条件(T5 或 T51):这是一种人工热处理时效工艺,通常在 150-200˚C 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这种相对较低的温度稳定了铸件并提高了机械加工性。浸泡或保持时间为 2-24 小时,具体取决于铸件的合金和厚度。
- T6 回火:铝铸件首先在 538⁰C 的高温下加热约 12 小时。铸件在 66-100°C 的温度下在水或乙二醇溶液中快速淬火。铸件最后在炉中进行时效处理,将其加热至 154°C 约 3-5 小时,然后自然冷却。淬火后可以进行矫直过程以确保铸件保持笔直。 T6 回火最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国防和海洋工业等结构应用中使用的铸件。 T6 使铝材更硬,在重载应力下变形更小。
- 固溶处理和稳定化 - TF7 条件(T7 或 T71):那些可能在更高温度条件下使用的铸件有时会接受 200-250˚C 的固溶化处理和稳定化处理。这将改善铸件的机械性能并增加稳定性。由此产生的机械性能与 T6 略有不同,因为通常具有较低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
- 应力消除和退火 - TS 条件:这些可用于消除应力或软化铸件以进行进一步的机械操作。应力消除通常在 200-250˚C 之间进行,退火在 300-400˚C 之间进行。
- 聚合物淬火:使用聚合物代替水,淬火速度较慢,对铸件的应力较小。这适用于不需要更高硬度的复杂铸件。
热处理后的铸件可以进行裂纹检测分析过程,以寻找任何缺陷。
了解有关铝铸件热处理的更多信息
Impro 是一家面向多元化市场的高精度、高复杂性和关键任务组件的全球综合制造商。我们在整个制造运营过程中使用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如果您有兴趣了解有关我们精密铸造、机械加工和热处理能力的更多信息,请立即联系我们的专家团队。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