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迅智能制造网
工业4.0先进制造技术信息网站!
首页 | 制造技术 | 制造设备 | 工业物联网 | 工业材料 | 设备保养维修 | 工业编程 |
home  MfgRobots >> 亿迅智能制造网 >  >> Industrial materials >> 纳米材料

WO3 纳米线中 H2O 分子吸附引起的正负光电导转换

摘要

在高湿度环境中,在 Au/WO3 纳米线/Au 器件中观察到负光电导效应,这可能归因于 H + 的积累 WO3 纳米线表面的离子。在紫光(445 nm)照射下,光激发空穴可以氧化吸附的H2O分子产生H + 离子和 O2,而导带底部的光激发电子没有足够的能量来还原 H + 离子。这些 H + 离子会在六边形 WO3 纳米线的表面积累。它们会捕获移动电子,然后降低载流子的浓度,这将导致界面势垒高度显着增加,进而导致 Au/h-WO3 纳米线/Au 器件的电导显着降低。通过调节相对湿度、光强或偏置电压,H + 的浓度和分布 这种器件可以很好地调节正负光电导之间的转换以及电阻转换特性。

介绍

氧化钨 (WO3) 表现出优异的光(电、气、热)变色特性和电阻转换行为 [1,2,3,4,5,6,7,8,9,10,11,12, 13],这可能归因于其独特的晶体和电子能带结构。 WO3 是由 WO6 八面体通过共享赤道氧原子构成的,这在氧亚晶格中留下了更多的空位。因此,WO3 可以将氢离子和碱金属离子等外部物质纳入其固体骨架,形成稳定的非化学计量插层化合物,其颜色从黄绿色到金色,具有从绝缘体到金属的导电性。同时,WO3的导带底位于氢离子还原能级之下,价带顶位于H2O分子氧化能级之上。因此,吸附在 WO3 表面的 H2O 分子可以被氧化产生氢离子(H + 离子)和 O2 由价带顶部的激发或注入空穴产生,而 H + 离子不能被导带底部的电子还原。一般来说,大气环境中 WO3 在光照和偏置电压等外部激发下的着色或电阻转换可归因于 H + 嵌入晶格中的离子 [14, 15]。

因此,可以通过调节 H + 的传输和分布来操纵 WO3 的光学和电阻开关特性。 晶格中或 WO3 表面上的离子。具有大比表面积和导电通道的单晶六方WO3纳米线(h-WO3 NW)可能是研究H + 效应的理想平台 H2O 氧化产生的离子。在我们之前的工作中,单晶 h-WO3 NWs 沿着 c 方向确实表现出忆阻效应或阻变现象,可以显着增强甚至通过 H + 吸附的H2O分子氧化产生的离子[16,17,18,19]。

在这封信中,我们探索了 h-WO3 NW 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光电导率,发现在高相对湿度环境下,正光电导 (PPC) 效应总是伴随着负光电导 (NPC) 效应。通过调节相对湿度、光强或偏置电压,可以操纵H + 的产生、分布和湮灭 离子在 WO3 表面,然后调节 WO3 纳米线中载流子的浓度和界面势垒的高度。

方法

WO3 纳米线合成

本研究中使用的 h-WO3 纳米线是使用先前报道的简单水热法合成的 [20, 21]。在典型的合成中,将 8.25 g 钨酸钠 (Na2WO4·2H2O) 溶解在 250 mL 去离子水中。用盐酸(HCl,3 M)将Na2WO4溶液的PH值调至1.2。过滤后,沉淀依次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去除杂质离子,然后分散在200 mL柠檬酸(C6H8O7,0.1 M)中,形成半透明均质稳定的WO3溶胶。将 45 mL 体积的 WO3 溶胶转移到 50 mL 高压釜中,然后将 1.3 g 硫酸钾 (K2SO4) 添加到溶胶中。将高压釜密封并在 240 °C 下保持 32 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溶液中的沉淀,依次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除去可能的残留离子,然后在60 °C下干燥。

设备制造

单个基于 h-WO3 纳米线的器件是在覆盖有 100 nm 厚的热生长 SiO2 层的重 n 掺杂 Si 衬底上制造的。通过使用标准光刻技术(ABM, Inc., San Jose, CA (405))在具有 WO3 纳米线的 Si 衬底上定义电极,并通过金属沉积(100 nm 厚的 Au)和剥离形成过程。

电气测量

通过使用半导体表征系统 (Keithley 2602) 在室温下在探针台上进行电传输测量。探针台放置在自制的真空室中,首先抽真空至基准压力小于10 -1 由机械泵Pa。通过蒸发去离子水和除湿机来调节环境中的相对湿度 (RH)。我们实验中使用的湿度传感器的精度约为± 1%。

结果与讨论

图 1 显示了典型的电流时间 (I-T ) 在不同 RH 水平下打开和关闭激光 (445 nm, 500 mW) 记录的 Au/h-WO3 NW/Au 器件的曲线。当 RH 为 40% 时(图 1a),电流在光照下略有上升,这是由于带间过渡引起的正常 PPC [22, 23]。随着 RH 增加到 50%(图 1b),当激光器打开时电流会略微上升。然后,大约 10 秒后,光电流显着下降,即有趣的 NPC 效应。随着 RH 逐渐增加,该器件表现出更优异和更稳定的 NPC,如图 1c、d 所示。 NPC 效应在一些纳米材料中已有报道 [24,25,26],但从未在 WO3 中观察到。初步认为 WO3 纳米线的 NPC 效应可能归因于表面吸附的 H2O 分子。毕竟,H2O 分子吸附和光解吸已被证明在决定光电特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导致纳米材料中的 NPC 效应 [27,28,29]。这意味着这些纳米级材料的电导敏感地取决于吸附的 H2O 分子的数量。然而,与光电流不同的是,不同RH水平下记录的暗电流几乎相同(80 nA),如图1所示,这证明不同RH水平下光电流的变化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光-诱导解吸 H2O 分子。因此,有一种新的物理机制可以解决 h-WO3 NW 的 NPC 效应。此外,图 1d 中的暗电流略大于 80 nA。当相对湿度很高时,更多的 H2O 分子会吸附在 WO3 的 NW 上,并可以在 WO3 的表面形成 H2O 薄膜。而这层水分子可以增加基于Grotthuss机制的器件的电导[30]。因此,图1d中的暗电流略有增加。

<图片>

典型的I-T 曲线 (V ds =3 V) 的 Au/h-WO3 NW/Au 器件在 40%RH (a ), 50% 相对湿度 (b ), 60% 相对湿度 (c ) 和 70% RH (d )。 a 的下部插图 :Au/h-WO3 NW/Au器件的SEM图像,两个电极之间的纳米线直径约300 nm,长度约4 μm

要阐明NPC的起源,首先需要确定其涉及的导电机制。如图 2a 的插图所示,典型的电流-电压 (I-V ) 曲线是在 70% RH 下偏置电压扫描和激光开和关的情况下记录的,这表明 NPC 效应以及电阻开关。为了形成明显的对比,I-V 曲线被转换为 I-T 曲线如图 2a 所示并根据肖特基定律重新绘制 (lnIV 1/2 ) [31]。对于光电流和暗电流,lnIV 呈线性关系 1/2 在高偏置电压下。两种情况的传导机制都是肖特基发射和势垒高度,可以从肖特基图的截距中获得。如图 2b 中的绿色截距所示,光照下的肖特基势垒远高于黑暗环境中的肖特基势垒。因此,h-WO3 NW 的 NPC 效应可能归因于紫光照射引起的肖特基势垒高度的增加。正如之前报道的 [15],这种器件的电阻开关特性可以通过吸附的 H2O 分子显着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从带正电的电极注入的空穴氧化吸附的 H2O 分子,产生 H + 离子和O2,而在小偏压下从带负电的电极注入的电子没有足够的能量来还原H + 由于 WO3 独特的电子能带结构。 H + H2O 氧化产生的离子会在连续偏置扫描下逐渐积累在表面,这将耗尽 WO3 纳米线中的所有移动电子。因此,在紫光(445 nm)照射下,光激发空穴也可以氧化吸附的H2O分子产生H + 离子。唯一的区别是 H + 离子产生和积累更快,防止H + 离子更容易进入 WO3 NW 的晶格,将其转化为金属态。它们将捕获移动电子形成双电层,然后降低载流子的浓度,如图 2c 所示,这将导致界面势垒高度显着增加,然后 Au 的电导显着降低/h-WO3 NW/Au 设备。如果RH水平低(小于50%),表面的H2O分子层少于2层,H + 水氧化产生的离子比较少。此外,H + 离子不能在不连续的 H2O 分子层中自由移动以在带负电的电极附近积聚。因此,定位移动电子的能力很弱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然后器件表现出PPC效应(图1a)。

<图片>

I-T 曲线在 12 V 的偏置扫描范围内在黑暗中和在 70% RH 的光照下(445 nm,500 mW)记录。 b ln(I) 的图 对比 V 1/2 . c WO3 NW 的 NPC 机制图。 a 的插图 :I-V 偏置扫描范围为 12 V

为了进一步研究NPC效应的起源并确认上述机制的合理性,功率依赖I-T 如图 3 所示,系统地进行了测量。当激光功率设置为 200 mW 时,该器件在光照下表现出稳定的 PPC 效应(图 3a)。随着功率增加到 300 mW,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一些 NPC 痕迹(图 3a 的右侧插图)。随着激光功率从 300 进一步增加到 400 mW 和 500 mW,电流在光照下的第一秒迅速上升,表现出 PPC 效应,然后突然下降,表现出 NPC 效应(图 3b,c)。关闭光源后,电流变化不大,20 秒以上后迅速增加到初始值。很明显,随着光强的增加,电流增加得更显着,下降得更快,这可能是由于氢离子产生和聚集的速度与光强成正比。当光强较弱(小于200 mW)时,带间跃迁效率很低,进而产生H + 离子可以忽略不计或被热电子还原。当光照强时,载流子(电子和空穴)的浓度在光照下急剧增加,然后出现氢离子的生成和聚集。从 PPC 到 NPC 的转换可以用 H + 的过程很好地解释 表面的离子积累。当激光功率进一步增加到600 mW时(图3d),光电流剧烈波动,这可能是由于H + 的产生和减少之间的竞争 离子。带间跃迁的效率如此之高,以至于吸附的 H2O 分子消耗得很快,不能及时供给。毕竟,大气中的 H2O 分子松弛到 h-WO3 NW 表面需要一定的时间。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H + 的生产率 离子取决于带间跃迁的效率。当激光功率较低时,带间跃迁效率较低,需要更多时间产生足够的H + 离子实现从 PPC 到 NPC 的转换效果。相比之下,当功率变大时,实现这种转换所需的时间会更短。

<图片>

典型的I-T 曲线 (V ds =3 V) 用激光 (445 nm, 200 mW (a) 重复记录的 Au/h-WO3 NW/Au 器件的 ), 400 mW (b ), 500 mW (c ) 和 600 mW(d )) 在 70% RH 时开启和关闭。 a 的右侧插图 :I-T 300 mW 的曲线。显示 H + 效果的四个示意图插图 不同激光功率下的离子

进一步研究H + 的调控 离子,然后是 h-WO3 NWs 的 PPC 和 NPC 效应之间的转换,典型的 I-T Au/h-WO3 NW/Au 器件在不同偏置电压下的曲线如图 4 所示。在这部分中,RH 水平设置为 50%,因为吸附的 H2O 分子的量不是那么多偏压的影响可能更明显。当偏置电压为 2 V 时,WO3 纳米线中的 NPC 在光照(445 nm,500 mW)下非常稳定,如图 4a 所示。然而,随着偏置电压的增加,I-T 曲线变得更加波动,如图 3b、c) 所示。同时,这也表明在小偏压下实现从PPC到NPC效应的转换所需的时间更短。此外,当关灯时,由于光激发的电子和空穴优先复合,如图 4 所示,起初电流略有下降,这与 InN 薄膜 [32] 和 InAs 纳米线的情况类似[33]。为了完全理解这种现象,Au/h-WO3 NW/Au 器件的电子能带结构如图 4d 所示,随着偏置电压的增加逐渐弯曲。虽然 H + 离子还原水平略高于 WO3 NW 导带底部,即 H + 上方的热电子数 只要偏压足够大,从基于肖特基发射的带负电电极注入的离子还原水平就可能足够大。由于它们的非弹道传输行为,这些热电子仅存在于带负电的电极附近,并且会减少累积的 H + 离子很快。作为 H + 离子消失,肖特基势垒的高度降低,势垒上的电压降相应降低。 H + 上方的热电子数 离子还原水平相应降低,导致H + 的积累 再次离子。因此,对于相对较长的 h-WO3 NW,可以合理地认为 H + 离子积累并交替被热电子还原,导致电流波动,如图4c所示。

<图片>

典型的I-T 记录在不同偏压 (2 V (a ), 3 V (b ), 4 V (c )) 在 50% RH 下打开和关闭激光(445 nm,500 mW)。 d 不同偏压下Au/h-WO3 NW/Au器件的能带结构示意图和注入电子的非弹道传输

结论

总之,我们系统地研究了 Au/h-WO3 NW/Au 器件的光电特性。实验结果表明,h-WO3 NW在高相对湿度、中等激光功率和小偏压下表现出优异且稳定的NPC效应。这是因为 H + h-WO3 NW 表面 H2O 氧化产生的离子会捕获移动电子,进而降低载流子浓度,导致 Au/h-WO3 NW/Au 器件的界面势垒高度显着增加。通过调节相对湿度、光强或偏置电压,H + 的浓度和分布 离子,然后在这种设备中可以很好地调节正负光电导之间的转换。这项工作可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 H + 的行为 离子,并为调节 WO3 的光学和电阻开关特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缩写

Au:

H + 离子:

氢离子

h-WO3:

六方三氧化钨

I-T

当前时间

I-V

电流-电压

NPC:

负光电导

西北:

纳米线

PPC:

正光电导

RH:

相对湿度


纳米材料

  1. 八进制和十六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
  2. Python 类型转换和类型转换
  3. Python 数字、类型转换和数学
  4. 石墨烯/WO3 和石墨烯/CeO x 结构作为超级电容器应用电极的评估
  5. 改性 BiOCl 的合成和表征及其在从水溶液中吸附低浓度染料中的应用
  6. 硅纳米线 FET 传感器中的光电导率、pH 灵敏度、噪声和通道长度效应
  7. 钒原子在清洁和石墨烯覆盖的 Cu(111) 表面吸附的电子特性
  8. Pr2CuO4 纳米片的可控合成和选择性吸附特性:机理讨论
  9. 半椭球和倒半椭球改性半导体纳米线阵列的出色光限制
  10. 由膜表面上石墨烯片的布朗运动和非布朗运动引起的纳米水泵
  11. 多层 MoTe2 晶体管在 P 型和 N 型之间的转换及其在逆变器中的使用
  12. 机器人和电池制造: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