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原子在清洁和石墨烯覆盖的 Cu(111) 表面吸附的电子特性
摘要
已经使用从头算理论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吸附在清洁和石墨烯覆盖的 Cu(111) 表面上的钒原子的电子性质。在这项工作中考虑了钒吸附的两种覆盖范围(1/9 ML 和 1 ML)。我们的计算表明,在 V/Cu(111) 的上述两个覆盖范围内,发现留在 Cu 表面下方的 V 是最稳定的吸附位点。然而,这种吸附可能导致不希望的特性。因此,我们引入石墨烯作为缓冲层,以有效减轻 V 和 Cu 表面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计算表明,原始石墨烯层的电子特性受 C 原子与 V 吸附原子相互作用的显着影响;结果,石墨烯的狄拉克点在两个覆盖范围内都被“破坏”了。在 V/Gra/Cu(111) 系统中,石墨烯层与基底 Cu 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 Gra/Cu(111) 系统一样仍然很弱。此外,1/9 ML 的相对较低的覆盖范围会产生自旋极化系统,而在 1 ML 的覆盖范围内观察到非自旋极化系统。这一发现为钒基材料在现实中的应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背景
多相催化在化学和能源工业的许多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量研究集中在理解、改进和设计新催化剂上。过渡金属原子在贵金属底物上的吸附会影响相应的催化性能,这是催化领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1,2,3,4,5,6,7]。特别是,一种单层金属在金属表面的吸附在各种吸附系统中表现出显着不同的化学和催化性能 [5,6,7]。一般来说,材料的催化性能取决于它们的原子结构、组成和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 [8,9,10,11,12]。预计基材会直接和/或间接影响金属沉积物的催化性能。众所周知,Cu(111)表面是过去几十年来研究最彻底的单晶金属表面之一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特别是在过去的十年中,Cu(111) 表面被认为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 (CVD) 生长高质量和大面积石墨烯的主要基材 [22,23,24]。石墨烯的新电子特性可以很好地保留在这样的基板上。 Cu(111)表面后期4d过渡金属(如Rh[25]、Pd[26,27,28,29,30]、Ir[31]和Pt[29,32,33])的吸附在实验和理论上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对吸附在Cu(111)表面的早期3d过渡金属原子的研究相对缺乏[34,35,36,37]。在这里,我们关注早期的 3d 过渡金属元素钒,因为它具有生化相关性和在多个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例如多相催化、分子网络、纳米材料和电池制造 [38]。由于其价态灵活,钒基聚阴离子材料被提议作为替代商业正极材料 LiCoO2 和 LiMn2O4 的候选材料 [39]。因此,研究钒原子的吸附特性可以促进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可以预期所研究系统的可能应用如下。 (1)钒的常见氧化态可以是+ 2、+ 3、+ 4和+ 5;因此,它可以在纳米材料工业中用作强大而多功能的催化剂[38]。 (2) 金属态的钒可用于催化 CO 歧化为 C 和 CO2 [40]。 (3) 分析吸附在自由电子浓度较弱的表面上的 TM(即钒)原子也很有趣,因为可能会增加电和热传导 [41]。此外,人们对可用于记录介质、磁性墨水和自旋电子器件的二维表面系统中的磁序引起了极大的兴趣。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报告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 (DFT) 的钒原子在清洁 Cu(111) 表面和石墨烯覆盖的 Cu(111) 表面上的吸附的系统研究。对于上述两个系统,考虑了钒吸附原子的两个对比覆盖率(即 1/9 ML 和 1 ML)来评估覆盖率对电子和磁性的影响。无论 V 覆盖率如何,吸附在清洁 Cu(111) 表面上的 V 的最低能量吸附位点都在表面下方而不是表面上方。对于 V 在石墨烯覆盖的 Cu(111) 表面上的吸附,吸附位点依赖于覆盖率,即具有最大配位的空心位点在 1/9 ML 覆盖率上有优势,而具有低配位的顶部位点首选 1 ML 覆盖率。同时,对于 V/Cu(111) 和 V/Gra/Cu(111) 系统,V 吸附原子的自旋极化在 1/9 ML 覆盖范围内在能量上受到青睐,而在 1 ML 覆盖范围内没有发现磁性。此外,对于 1/9 ML V/Gra/Cu(111) 系统,石墨烯 C 原子的净磁矩约为 0.16 μB/每个碳,这与 Gra/Cu(111) 系统中的结果不同。为了深入了解 V/Cu(111) 和 V/石墨烯/Cu(111) 系统中的相互作用,详细分析了费米表面的电子态。总之,我们的研究有助于理解V/Cu(111)和V/Gra/Cu(111)体系的电子特性。
方法
我们的计算是通过采用 Vienna ab initio 模拟包 (VASP) [42] 进行的,该包基于自旋极化密度泛函理论 [43]、平面波基础和投影增强波 (PAW) 表示 [44] ]。计算中采用了广义梯度近似 (GGA) 中的 Perdew-Burke-Ernzerhof (PBE) 交换相关能量泛函 [45](一些使用 B3LYP [46, 47] 和 HSE06 [48] 混合泛函的比较研究也是必要时提出)。为了准确描述石墨烯和Cu(111)表面之间的范德华(vdWs)相互作用,采用具有vdWs校正(DFT-D2)[49]的PBE功能。截止平面波动能设置为 500 eV。 Cu(111) 表面通过使用包含七个 Cu 层以及大约 20 Å 的真空间距的板条模型进行建模。 Cu(111) 和 Gra/Cu(111) 表面上不同的 V 覆盖率通过使用不同的超胞进行建模。对于 1/9 ML 和 1 ML 的 V 覆盖率,我们分别采用了 (3 × 3) 和 (1 × 1) 表面晶胞。 Monkhorst-Pack 方案 [50] 具有 24 × 24 × 1 k- 网格用于采样 (1 × 1) 表面晶胞的布里渊区积分,而 8 × 8 × 1 k- 网格用于(3 × 3)表面晶胞。在优化过程中,板坯最下面的三个铜层被冻结,而系统的其余原子完全松弛,直到每个原子上的力小于 0.01 eV/Å。钒原子被吸附在板坯的一侧。由于基于我们的计算发现的能量校正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本研究未考虑偶极校正[51]。
结果与讨论
钒原子吸附在清洁的 Cu(111) 表面
在本节中,我们在两个覆盖范围(即 1/9 ML 和 1 ML)下直接在干净的 Cu(111) 表面上呈现 V 吸附的结果。为了在 Cu(111) 表面找到 V 原子的有利吸附位点,每个覆盖范围都考虑了七个可能的吸附位点,即 top、fcc、hcp、subT、top-fcc、top-hcp 和桥位,如图1a所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subT是Cu表面下方的位点,V吸附原子与表层Cu原子交换位置(并将Cu原子移动到钒原子正上方的位点);参见图 2a、b。对于两种吸附覆盖,所有七个吸附位点的吸附能都是为 V/Cu(111) 系统计算的。得到的结果如图 1b、c 所示。这里,每个钒原子的吸附能(Ead)由下式计算:
$$ {\mathrm{E}}_{\mathrm{ad}}=\left[\left({NE}_V+{E}_{Cu(111)}\right)-{E}_{V/ Cu (111)}\right]/N $$其中 E V 是孤立钒原子的能量,E 铜 (111) 是所涉及的清洁 Cu(111) 表面的总能量,E V /铜 (111) 是 V/Cu(111) 系统的总能量,N 是涉及的 V 原子数。从图 1b、c 中可以看出,对于上述覆盖范围,在 Cu(111) 表面上吸附 V 时,subT 位点在能量上是有利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在以下讨论中仅考虑 subT 站点。计算的吸附能、V原子与其相邻Cu原子之间的键长以及V/Cu(111)吸附原子的原子磁矩列于表1中。从表1中可以看出,吸附能对于 1/9 ML 和 1 ML 的覆盖范围,每个 V 原子的 Ead 分别为 2.17 和 1.61 eV,这表明 V 原子与 Cu(111) 表面的相互作用非常强。此外,吸附能随着 V 覆盖率的增加而降低,这意味着 V-V 相互作用变强,而 V 层与 Cu 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弱。对于 1/9 ML 和 1 ML 的覆盖范围,V 原子与其相邻的 Cu 原子之间的最短键长分别为 2.27 和 2.37 Å。这意味着对于 1/9 ML,V 吸附原子和 Cu 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对较强,这与吸附能的计算结果一致。计算中还考虑了V吸附原子的铁磁(FM)阶次,FM阶次的自旋极化能量由ΔE计算 =(E 没有 _mag − E 调频 )/N (与 E 没有 _mag 是非磁性状态的能量)。对于 1/9 ML 覆盖范围(见表 1),钒原子的自旋极化能量为 110 meV,而对于 1 ML 覆盖范围则没有磁性。对于钒的 1/9 ML 覆盖范围,V 的原子磁矩为 1.34 μB,这与气相 V 原子的值 (3 μB) 有很大不同。关于这一点,我们稍后再讨论。
<图片>结论
To summarize, using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we hav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electronic and ge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adsorption of V atoms on both the clean Cu(111) surface and the graphene-covered Cu(111) surface. Firstly, for the V/Cu(111) system, an adsorption site underneath the Cu surface layer is found as the preferable adsorption site for V atom regardless of the coverages. The hybridization of V’s d states with Cu’s d states rules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V/Cu(111) systems. Ferromagnetic order of V adatoms is energetically favored for 1/9 ML coverage (1.34 μB/atom), while no magnetism of V adatoms is observed for 1 ML coverage. Due to the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V adatom and its adjacent substrate’s Cu atoms, the magnetic moment of V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Secondly, the graphene/Cu(111) systems are investigated and the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previous literatures. Thirdly, adsorptions of V on the graphene-covered Cu(111) at two coverages (i.e., 1/9 ML and 1 ML) show different preference of adsorption sites. The hollow site with maximum coordination is energetically favored for the adsorption of 1/9 ML, while the top site with low coordination is preferred for 1 ML adsorption. In V/Gra/Cu(111) systems, the interactions of C atoms with the V adatoms destroy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both the original graphene layer and the adsorbed atoms, represented by the strong hybridization of C’s p z -states with V adatoms’ d z 2 -states. A net magnetic moment for C atoms of graphene also appeared (0.16 μB/per carbon). In short, our study paves the way to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vanadium atoms on the clean Cu(111) and graphene-covered Cu(111) substrates. Simultaneously, 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possible applications of the V/Cu(111) and V/Gra/Cu(111) systems in the catalyst in nanomaterials industry, spintronic devices, and others.
缩写
- Cu(111):
-
(111) surface of copper
- FM:
-
Ferromagnetic
- GGA:
-
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
- ML:
-
单层
- PAW:
-
Projector augmented wave
- PBE:
-
Perdew-Burke-Ernzerhof
- V/Cu(111):
-
Vanadium atoms adsorbed on Cu(111) surface
- V/Gra/Cu(111):
-
Vanadium atoms adsorbed on graphene-covered Cu(111) surface
- VASP:
-
Vienna ab initio simulation package
- vdWs:
-
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s
纳米材料
- 钴掺杂 FeMn2O4 尖晶石纳米粒子的制备和磁性
- 走向 TiO2 纳米流体——第 1 部分:制备和性质
- 过渡金属掺杂高岭石纳米粘土的结构和电子特性
- 垂直电场对 ML-GaS 的电子和光学各向异性特性的调制
- 基于苯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氧化铝纳米颗粒的 Al2O3:SiOC 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和发光特性
- 通过界面层设计调整 ZnO 薄膜的表面形貌和特性
- 飞秒激光诱导硫超掺杂硅 N+/P 光电二极管的光学和电子特性
- 探测 Ag n V (n =1-12) 簇的结构、电子和磁特性
- InSe 纳米带的电子结构和 I-V 特性
- Pr2CuO4 纳米片的可控合成和选择性吸附特性:机理讨论
- GaTe/C2N 异质结构中的应变可调电子特性和能带排列:第一性原理计算
- 汽车 PCB 特性和设计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