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天生安全吗?
《2019 年全球机器人报告》发现,79% 的自动化分销商认为他们的客户不了解安装协作机器人或协作机器人的安全要求。由于协作机器人是机器人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因此缺乏知识可能是危险的。
协作机器人已经被大量推销为不需要看守并且能够与人类一起工作。然而,尽管协作机器人与传统工业机器人之间存在显着差异,但业界并不承认协作机器人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协作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变体(例如 SCARA、六轴和笛卡尔模型)遵守相同的安全规定。
用于制造的机器人须遵守两个不同的标准,即 ISO 10218-1:2011 机器人和机器人设备——工业机器人的安全要求;和 ISO 10218-2:2011-Part 2:机器人系统和集成。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协作机器人安全的综合标准制定,但有很多指导意见。
协作机器人最终用户应遵守 ISO 10218 标准中包含的最相关的已发布指南,这是一份题为“使用协作机器人时的碰撞和伤害标准”的报告。此外,2016 年 2 月发布的技术规范 ISO/TS 15066 为协作应用中使用机器人提供了安全指南,并确定了力限制、最大允许机器人功率和速度的指南。
关于协作机器人的安全要求有很多文献,但经常被忽视。许多工厂经理错误地认为所有协作机器人都可以自动安全地与员工一起使用。安全部署协作机器人需要进行风险评估,考虑机器人在运行期间以及在任务之间可能发生的风险。
协作机器人通常重量轻、便携,是工厂内各种任务的理想选择。例如,当协作机器人从生产线的一个部分移动到另一部分时,工厂经理必须评估安全可能受到的影响。协作机器人将执行的每项单独活动和任务也需要进行评估。例如,包装应用的风险评估可能会发现,为了全速运行并满足码垛 KPI,需要在协作机器人周围设置安全围栏。
考虑替代方案
工厂投资于自动化以提高生产力和产量。因此,降低协作机器人的运行速度以消除对安全围栏的需求可能没有意义。此外,将机器人与工人分开会消除机器的整个性质,使其不再具有协作性。
在这些情况下,值得考虑使用传统机器人。例如,六轴机器人长期以来一直用于提高包装应用的生产率。对于此应用程序中的许多任务,实际上不需要人工与机器人进行交互。
毫无疑问,协作机器人在工厂中占有一席之地。事实上,报告显示,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将从 2016 年的 1.755 亿美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38.1 亿美元,而协作机器人可以成为迈向自动化流程的第一步。然而,正如 2019 年全球机器人报告的结果所表明的那样,对这些机器及其安全要求的了解不足。为了避免工厂中的危险以及最终用户的不良投资,需要更明确地了解工业应用中的协作机器人安全性。
注意:伊利诺伊州埃尔克格罗夫村的 TM Robotics Inc. 与东芝机械公司合作,提供三类机器人;六轴、SCARA 和笛卡尔。
自动化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