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改善电荷复合提高固态 CuInS2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摘要
通过使用旋涂辅助连续离子层吸附和反应过程,将硫化铜铟量子点(CuInS2 QDs)结合到纳米晶 TiO2 薄膜中,以制备用于固态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DSSC)的 CuInS2 量子点敏化 TiO2 光电极) 应用程序。结果表明,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高度依赖于循环次数,循环次数对CuInS2在TiO2表面的覆盖率和表面缺陷态密度有显着影响。在随后的高温退火过程中,发现在合适的温度下对 TiO2/CuInS2 光电极进行退火有利于减少电荷复合和加速电荷传输。在 400 °C 下退火后,固态 CuInS2 QDSSC 的光伏性能显着增强,功率转换效率 (PCE) 为 3.13%,开路电压 (VOC) 为 0.68 V,短路电路光电流密度 (JSC) 11.33 mA cm −2 ,以及 0.41 的填充因子 (FF)。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功于退火后电荷复合的抑制和电子转移的促进。
背景
由于多激子产生和可调带隙的优点,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DSSC)被认为是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的理想候选者之一 [1,2,3,4]。为了提高功率转换效率,必须选择具有合适带隙的半导体材料。 CuInS2 (CIS) 是一种直接带隙 I-III-VI2 半导体化合物,具有接近最佳的体带隙 (1.5 eV),并具有许多优点,包括较高的吸收系数 (10 5 cm −1 )、无毒且稳定性优异 [5,6,7]。迄今为止,它已被证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光敏剂,已成功应用于QDSSCs领域[8,9,10,11,12]。
量子点的沉积过程对光伏特性有显着影响。正如我们所知,有两种主要的 QD 沉积方法,即直接生长和合成后组装。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合成后组装方法来制造太阳能电池 [13,14,15]。例如,Wang 等人。 [16] 控制了 CIS QD 的 Cu/In 非化学计量比,实现了 8.54% 的 PCE,这是基于 CIS 的太阳能电池的高效率。钟的团队 [17] 探索了合金化的 Zn-Cu-In-Se (ZCISe) QD 敏化剂,并将 ZCISe 和 CdSe QD 沉积在介孔 TiO2 上,PCE 达到 12.75%。然而,该方法存在量子点负载量小以及量子点与 TiO2 之间电子耦合的不利状况。为了增加 QD 负载并增强有效电子转移到 TiO2 的能力,可以通过连续离子层吸附和反应 (SILAR) [18,19,20] 在介孔 TiO2 薄膜上直接生长 QD。此外,开发一种加速电荷传输和增强器件稳定性的策略可以大大提高 QD 敏化 TiO2 电极的光伏性能和多功能性。人们已经意识到,固态电池器件结构对于延缓与液体电解质相关的长期稳定性的恶化是可取的 [21, 22]。尽管固态电池很有前景,但迄今为止报告的效率较低。在早期的报告中,So 和同事 [23] 通过将胶体 CIS 纳米晶体掺入多孔 TiO2 网络中,制造了 PCE 为 1.16% 的非退火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周等人。 [24] 在基于 CuInS2 的太阳能电池中引入 In2S3 缓冲层,实现了 1.06% 的 PCE。张等人。 [25] 通过 SILAR 工艺开发了 PCE 为 2.52% 的 Cu2S-CuInS2-ZnS 固态 QDSSC。由于 TiO2 和空穴导体之间的复合,这些器件的性能通常会变得更糟,这比具有液体电解质的器件中的类似过程更快。减少复合和提高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修饰量子点吸收体或 TiO2 光阳极,例如通过增加量子点的负载量、掺杂量子点以优化界面能带排列或使用钝化层。
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我们成功地通过 SILAR 方法使用 CuInS2 量子点敏化 TiO2 光阳极制造了固态器件 [26]。在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器件的效率,我们通过旋涂辅助 SILAR 工艺将 CIS QDs 引入 TiO2 介孔层,将 QDs 完全填充在 TiO2 介孔层的孔隙中,从而制造了固态太阳能电池。通过使用基于 SILAR 的精确沉积优化 QD 敏化 TiO2 薄膜,并结合光电极的退火处理,太阳能电池的 PCE 为 3.13%。据我们所知,这是基于CIS的固态QDSSC的最佳性能之一。
方法
材料
醋酸铟(In(OAc)3,99.99%)购自 Alfa Aesar。二水氯化铜(II)(CuCl2·2H2O,99.99%),九水硫化钠(Na2S·9H2O,99.9%),异丙醇钛(99.9%),盐酸(HCl,37%的水溶液),2,2', 7,7'-四基-(N ,N -二-对甲氧基苯胺)-9,9'-螺二芴(spiro-OMeTAD,99.5%),氯苯(无水,99.8%),4-叔丁基吡啶(tBP),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盐(Li- TFSI)和乙腈(无水,99.8%)购自 Sigma-Aldrich。 TiO 2 糊状物(DSL 18NR-T)从Dyesol获得。所有化学品均直接使用而无需进一步纯化。用超纯去离子水制备水溶液。
准备
使用在乙醇 (5 mL) 中稀释的异丙醇钛 (350 μL) 和 HCl (35 μL) 以 4000 rpm 的速度在清洁的 FTO 玻璃上旋涂 30 秒,制备厚度为 70 nm 的 TiO2 致密层。前体溶液。然后将薄膜在室温下开始在空气中退火,增量为 100 °C,每个增量保持 10 分钟。在 500 °C 下,将薄膜退火 1 小时,然后让其自然冷却。接下来,通过将稀释的 18NR-T 糊剂以 800 rpm 的速度旋涂在致密层上,持续 10 s,然后进行热处理以获得 2 μm 厚的层,从而制备出 TiO2 介孔层。
通过旋涂辅助SILAR制备了CIS QD敏化的TiO2薄膜。将 80 μL 25 mM CuCl2 和 50 mM In(OAc)3 的混合物滴在 TiO2 介孔层上,然后以 800 rpm 的速度旋涂 20 s。随后,滴加 80 μL 的 100 mM Na2S,然后在 800 rpm 下旋涂 20 s。这两个步骤表示为一个循环。在每一步之间,薄膜应用去离子水冲洗并用 N2 干燥。为了提高 CIS QD 的结晶度,光电极在氮气气氛下在 200-500 °C 下退火 30 分钟。随后,通过使用适当浓度为 300 mg 螺-OMeTAD、2.91 μL 氯苯、28.77 μL tBP 和 126 μL Li-TFSI 的溶液在 N2 气氛下旋涂空穴传输材料 (HTM)。最后,通过热蒸发沉积金作为对电极,活性面积为 0.09 cm 2 已定义。
特征化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erkin Elmer Lambda 950)上记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横截面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由 FEI nova nano SEM450 表征。元素映射由 ORBIS 能量色散光谱 (EDS) 表征,这是 SEM 的附件。太阳能电池的电流密度-电压 (JV) 测量在配备 300 W 氙灯(Model No. XES-100S1,SAN-EI,Japan)的太阳能模拟器的照明下,在标准测试条件下(25 °C, AM1.5, 100 mW·cm -2 )。入射光子到电流转换效率 (IPCE) 由配备 150 W 氙气光源的 Enlitech QER3011 系统测量。电化学阻抗谱 (EIS) 在黑暗条件下在从 - 0.1 到 - 0.5 V 的不同正向偏压下在电化学工作站 (Zahner, Zennium) 上进行,在恒定施加的偏压上施加 20-mV AC 正弦信号,频率范围从 1 到 0.1 Hz。 PL光谱仪(爱丁堡仪器,FLS 900)采用时间分辨光致发光(TRPL),用皮秒脉冲二极管激光器(EPL 445)激发,波长为543 nm。
结果与讨论
器件架构的示意图如图 1 所示,结合由假色覆盖的横截面 SEM 图像以区分器件中制备的不同层。粒子的均匀分布和界面之间的良好接触可以提高薄膜的导电性,从而增强电荷载流子转移 [27,28,29]。 CIS敏化的TiO2介孔薄膜电极的元素分布也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EDX)分析进行,为证明CIS在整个薄膜中的均匀分布提供了明确的证据。
<图片>结论
总之,CIS QD 敏化的 TiO2 薄膜是通过旋涂辅助 SILAR 方法获得的,并进一步用作固态 QDSSC 的有前途的光电极。旋涂辅助的 SILAR 方法可以准确控制 QD 沉积量。增加循环次数可以增强吸收能力,导致在光照下产生更多的电子。随着 QD 负载量的增加,发生在 TiO2/HTM 界面的电荷复合过程也将被抑制。然而,由于循环次数的过度增加,在较厚的CIS层中会出现不良的复合路径,这对器件性能极为不利。随后的高温退火处理对于增强 CIS QD 与 TiO2 光阳极之间的接触和降低内部光生载流子复合的可能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 J-V 特性和 EIS 结果,TiO2/CIS 光电极薄膜最合适的退火温度应为 400 °C,最高效率为 3.13%,最长电子寿命为 117 ms。 IPCE 在 400 和 550 nm 之间为 66%,ket 为 1.17 × 10 7 s −1 也可以通过固态 QDSSC 实现。该工作可能为制备其他具有高光伏性能的敏化光电极提供思路,下一步工作将集中在提高电池器件的稳定性。
缩写
- CB:
-
导带
- CIS QD:
-
铜铟硫化物量子点
- EDS:
-
能量色散光谱
- EIS:
-
电化学阻抗谱
- FF:
-
填充因子
- IPCE:
-
入射光子到电流转换效率
- JSC:
-
短路光电流密度
- PCE:
-
电源转换效率
- QDSSC:
-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
- SEM:
-
扫描电镜
- SILAR:
-
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
- TRPL:
-
时间分辨光致发光
- VB:
-
价带
- VOC:
-
开路电压
纳米材料
- 高效石墨烯太阳能电池
- 太阳能电池的纳米异质结
- 检测自组织 InAs/InGaAs 量子点超晶格中的空间局域激子:提高光伏效率的一种方法
- TiO2 中金纳米粒子分布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学和电学特性的影响
- 具有 CdSe QD/LiF 电子传输层的高效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二氧化钛致密层的最佳钛前驱体
- 纳米线/量子点混合纳米结构阵列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
- 使用 Er3+-Yb3+-Li+ 三掺杂 TiO2 上转换材料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
- 嵌入TiO2致密层的不同尺寸和浓度的Ag纳米颗粒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影响
- 提高柔性纤维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一种新型 Ho3+-Yb3+-Mg2+ 三掺杂 TiO2 上转换材料及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全球变暖将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