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Se 双层电子和光学特性的应变工程
摘要
可控的光学特性对于光电应用很重要。基于二维 Janus WSSe 的独特性质和潜在应用,我们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 WSSe 双层的应变调制电子和光学性质。优选的堆叠配置和硫属元素顺序由结合能决定。发现所有稳定结构的带隙对外部应力敏感,并且可以在适当的压缩应变下从半导体到金属度进行调整。原子轨道投影能带揭示了简并性和结构对称性之间的正相关,这解释了带隙演化。偶极子跃迁偏好由双轴应变调整。在大约 - 6% ~ - 4% 的临界应变下实现了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光学特性之间的可控转换。 WSSe双层的应变可控电子和光学特性可能为探索下一代光电应用开辟重要途径。
介绍
二维(2D)材料以其新颖的特性在下一代电子设备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有前途的候选材料,具有可调带隙的二维层状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 (TMDC) 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被广泛用作隧道场效应晶体管 [1]、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 [2、3]、传感器 [4] 等。
除了高度对称的 MX2 (M =莫,W; X =S, Se, Te) 构型,新的 Janus 结构 TMDC,化学式为 MXY (M =莫,W; X ≠ Y =S、Se、Te)由于其独特的光学和电子特性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兴趣。单层 MXY 由标记为 A、A' 的两个不同硫属元素原子层和一个过渡金属原子层 B 构成,以形成 ABA' 原子堆叠。与 MX2 相比,MXY 具有不对称有序配置,破坏了镜像对称性,导致垂直偶极子和增强的 Rashba 自旋轨道耦合 [5]。 Janus WSSe 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已经被报道并证明具有许多不同于 WS2 和 WSe2 的区别特征。例如,发现 WSSe 的析氢反应催化活性优于当前基于 TMD 的催化剂 [6]。 WSSe 场效应晶体管在电子迁移率和 I 方面也取得了更好的性能 ON/I OFF 比比传统的 TMD 单层 [7]。尽管本征单层具有令人兴奋的特性,但考虑到 MXY 配置的不对称性,具有双层和多层厚度以及各种堆叠结构的 Janus TMDC 可能具有深刻的物理内涵。例如,Se-S-Se-S-有序WSSe双层有望提高太阳能电池应用的光电转换效率[8]。
基于独特的 Janus TMDC 材料,实现对其电子和光学特性的精确控制对于满足设备设计的多种需求至关重要。电场 [9, 10]、应变 [11, 12]、表面装饰 [13, 14] 和磁掺杂 [15,16,17] 已被证明是调制 2D TMDC 的电子和光学行为的有效手段。在这些方法中,应变工程是可逆的,过程可控,同时不会在材料中产生额外的晶格缺陷和损坏。此外,应变工程将改变结构对称性,这可能会引起二维材料的极化特性,使其在未来的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正如已经报道的那样,应变的 WSe2 单层在电子能带结构 [18,19,20,21,22] 中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并在光敏器件 [23]、谷电子学 [18、24]、光电探测器 [ 25],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26]。然而,迄今为止,关于电子和光学特性的应变工程,如二维 Janus WSSe 双层的能带演化和光学各向异性尚未见报道。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通过第一性原理密度函数计算对 WSSe 双层的电子和光学特性的应变调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开始于确定双层最有利的堆叠顺序。计算了三种稳定构型的应变相关能带结构。 WSSe 双层的带隙经过调整,并揭示原子轨道贡献以了解相关机制。光学各向异性也可以通过施加的应变调整介电特性来调制。证明了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光学性质之间的可控转换。
计算方法
所有理论计算均基于具有广义梯度近似 (GGA) 的密度泛函理论 (DFT)。在 Vienna Ab-initio 中实施的精确投影仪增强波 (PAW) 方法 使用仿真包 (VASP) [27,28,29] 代码。构建了一个具有 1 × 1 晶胞的平板模型,并沿 z 形成了一个 20 Å 的真空层 方向用于最小化相邻板之间的人工交互。 W、S、Se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5p
6
5d
4
6s
2
, 2s
2
3p
4
, 和 4s
2
4p
4
, 分别。采用 Perdew-Burke-Ernzerhof (PBE) [31] 参数化的 GGA [30] 作为交换相关函数。电子波函数在能量截止为 400 eV 的平面波中展开。布里渊区使用 k 的 19 × 19 × 1 Monkhorst-Pack 网格采样 点。 DFT-D2 色散校正方法包含在结构松弛和电子结构计算中,以正确描述范德华积分的影响。所有原子自由度,包括晶格常数,都完全放宽,自洽收敛标准为 0.01 eV/Å 和 10
-6
分别为原子力和总能量的 eV。
结果与讨论
Janus WSSe 单层具有六边形晶格,其中晶胞由其平面蜂窝晶格中的中间 W 原子组成,该 W 原子与表面 S 和 Se 原子三配位键合。 WSSe 的优化晶格常数为 3.23 Å,W-S 和 W-Se 键长分别为 2.42 和 2.53 Å,与之前报道的值一致 [32]。根据结构对称性,考虑了WSSe双层的五种不同堆叠配置,分别标记为AA、AA'、AB、AB'和A'B。对于每个堆叠,考虑三种不同顺序的硫属元素层:S-Se-S-Se、Se-S-S-Se 和 S-Se-Se-S。 WSSe双层的所有平衡几何构型如图1所示。每个构型分别完全松弛以优化层间距。
<图片> 结论
总之,系统地研究了 WSSe 双层的电子和光学特性的应变依赖性。通过比较不同堆叠的结合能,确定了 WSSe 双层的最有利配置。 WSSe 双层保留了对外部应力敏感的间接带隙结构。所有稳定结构的带隙都可以从半导体到金属度进行调整,以获得近红外和中红外区域的宽范围光谱。原子轨道投影能带揭示了简并性和结构对称性之间的正相关,这解释了带隙演化。从介电特性研究偶极跃迁偏好并通过双轴应变进行调整。在-6%~-4%左右的临界应变下,实现了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光学特性之间的可控转换。 Janus WSSe双层的应变调制电子和光学行为在下一代电子和光电纳米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数据和材料的可用性
本研究期间生成或分析的所有数据均包含在这篇已发表的文章中。
缩写
- 二维:
-
二维
- CBM:
-
导带最小值
- DFT:
-
密度泛函理论
- SOC:
-
自旋轨道耦合
- TMDC:
-
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
- VBM:
-
价带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