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性能光电检测的接口诱导 WSe2 面内同质结
摘要
二维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TMDCs)由于其独特的性质而在纳米电子学和纳米光电子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吸引力。特别是,WSe2 具有双极载流子传输能力和相当大的带隙,是未来光电探测器的有希望的候选者。在这里,我们报告了由衬底的界面栅极形成的面内 WSe2 同质结。在这种结构中,绝缘的 h-BN 薄片仅用于直接制造 WSe2 薄片接触基板的一部分。最后,WSe2/substrate 和 WSe2/h-BN/substrate 的结构构建了一个面内同质结。有趣的是,该器件可以在不同偏压下以光伏和光电导模式运行。结果,响应率为 1.07 A W
−1
具有超过 10
12
的卓越探测能力 同时获得琼斯和 106 μs 的快速响应时间。与之前报道的化学掺杂或带有额外偏置电压的静电门控方法相比,我们的设计为开发基于WSe2的高性能光电探测器提供了一种更简便、更有效的方法。
介绍
近十年来,二维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TMDCs)由于其特殊的性质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高平面内迁移率、可调带隙、机械灵活性、强光物质相互作用和易于加工使它们在未来的纳米光电子器件中极具竞争力 [1,2,3,4,5,6,7,8,9, 10、11、12、13、14、15、16、17、18、19、20]。特别是,二硒化钨 (WSe2) 是一种双极半导体,具有容易的载流子类型操纵,在基于结的光电探测器中具有显着的潜在应用 [21,22,23,24,25,26,27,28]。到目前为止,仅在 WSe2 中构建结的主要策略包括化学掺杂和静电门控。例如,最近报道了分子内 WSe2 p-n 结 [26]。 WSe2内的n区和p区分别通过聚乙烯亚胺化学掺杂和背栅控制形成。 p-n 结的响应率为 80 mA W
−1
和 200 μs 的响应时间。孙等人。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掺杂WSe2形成分子内p-n结,响应度和响应时间为30 A W
-1
和~7 ms,分别[27]。鲍尔等人。展示了通过施加两个相反极性的栅极偏置的静电门控实现的横向 WSe2 p-n 结。 210 mA W
−1
的响应度 已获得 [28]。然而,由于不可避免的化学杂质和必要的多重偏置设置,这些方法使得基于结的器件的制造和应用变得复杂和困难。组装各种二维材料以构建垂直范德华异质结构,如 WSe2/MoS2 结 [29] 已成为开发新型光电探测器的流行方法。但是,在这种配置中,不同层状材料之间的载流子传输过程存在界面缺陷,这限制了器件响应速度。对于金属和二维材料之间形成的肖特基结,肖特基势垒高度通常由费米能级钉扎决定,这是不可控的,对器件的响应性有很大影响。此外,报道的作品似乎无法兼具高响应性和快速响应速度。
在这里,我们展示了一种实现面内 WSe2 同质结的简便且更有效的方法。在该架构中,部分 WSe2 通道位于 Si/SiO2 衬底上,另一部分位于 h-BN 薄片上。这种方案在浮动/半浮动栅极存储器中很常见,其中采用 h-BN 作为栅极介电层 [30, 31]。存储在 h-BN 层一侧的电荷可以调节另一侧材料的电导率。然而,在我们的工作中,h-BN 薄片作为完美的隔离器用于消除 WSe2 通道上的界面选通效应。 WSe2 的极性仅在 Si/SiO2 衬底上,可以通过界面栅极进行调制。因此,这些器件在零偏压下以光伏 (PV) 模式运行良好。同时,它在高偏压下表现出光电导 (PC) 特性。 1.07 A W
−1
的响应度 具有超过 10
12
的卓越探测能力 琼斯和 106 μs 的快速响应时间同时获得,无需复杂的设备设计和引入额外化学杂质的风险。
结果与讨论
图 1a 显示了面内 WSe2 同质结的示意图。可以看出,一部分 WSe2 薄片放置在 h-BN 薄片上(WSe2-h),另一部分直接接触 Si/SiO2 衬底(WSe2-S)。 h-BN的作用是隔离WSe2-h上Si/SiO2衬底的界面栅(IG)。因此,WSe2-h 和 WSe2-S 之间同质结的形成主要依赖于 IG 调节 WSe2-S 的极性。 IG 是由 SiO2 表面捕获的电荷产生的。这将在下面详细讨论。图 1b 显示了该设备的光学图片。通过电子束光刻、金属化和剥离工艺制备了四个电极(E1-E4、Ti/Au)。材料的厚度由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见图1c)。与 Si/SiO2 衬底(白色虚线)直接接触的 WSe2(h-BN)薄片的高度测量为 65(23)nm(见图 1d、e)。可以看出,WSe2 (h-BN) 和 Si/SiO2 衬底之间的高度分布存在斜率而不是陡峭的台阶。这可能是由于材料边缘残留的光刻胶所致。图 1f 显示了 WSe2 和 h-BN 薄片的拉曼光谱。对于WSe2,一阶E2g和A1g拉曼模式明显区分~250 cm
−1
,表明 WSe2 具有多层形态 [32, 33]。对于 h-BN,E2g 模式的拉曼峰在 ~ 1370 cm
−1
被观察到。由于h-BN的带隙大,拉曼信号较WSe2弱[34]。
<图片> 结论
总之,我们已经通过界面栅极电调谐部分 WSe2 薄片,证明了面内 WSe2 同质结。与利用两个栅极偏置的化学掺杂和静电门控等现有方法相比,这种设计为实现 WSe2 同质结提供了更容易的途径。在光照条件下,该器件产生明显的短路光电流,检测率为 3.3 × 10
12
琼斯。在高偏压下,该器件呈现光电导特性并产生光电流,检测率为 1.78 × 10
11
琼斯。同时还获得了快至 106 μs 的响应时间。该研究为开发基于WSe2的高性能光电探测器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途径。
方法
WSe2 和 h-BN 块状材料均购自上海昂威科技有限公司。首先,将 h-BN 和 WSe2 薄片机械剥离到 p
+
-Si/SiO2 (300 nm) 衬底和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 层,分别。然后,使用显微操作器将粘附在 PDMS 上的 WSe2 薄片通过显微镜放置到目标 h-BN 薄片上以定位位置。部分 WSe2 薄片与 h-BN 薄片重叠。最后,WSe2 薄片通过加热基板从 PDMS 中释放出来。电极 (Ti/Au) 通过电子束光刻、金属化和剥离工艺制备。使用Agilent B1500半导体参数分析仪和波长为637 nm的激光二极管进行光响应测量。
数据和材料的可用性
相应作者可根据合理要求提供支持这项工作结果的数据。
缩写
- TMDC:
-
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
- PV:
-
光伏
- PC:
-
光电导
- 原子力显微镜:
-
原子力显微镜
- IG:
-
接口门
- PDMS:
-
聚二甲基硅氧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