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迅智能制造网
工业4.0先进制造技术信息网站!
首页 | 制造技术 | 制造设备 | 工业物联网 | 工业材料 | 设备保养维修 | 工业编程 |
home  MfgRobots >> 亿迅智能制造网 >  >> Industrial materials >> 纳米材料

单分散 CoFe2O4@Ag 核壳纳米粒子的一锅法合成及其表征

摘要

近年来,具有核/壳结构的单分散磁性纳米粒子因其广泛的应用而备受期待,包括磁性流体、可回收催化剂和生物分析。然而,它们的合成方法需要经过溶剂置换、保护剂交换、离心等众多过程。一种简单快速的单分散核壳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可以加速它们的进一步应用。本文描述了具有高单分散性的核 (CoFe2O4)-壳 (Ag) 纳米粒子的简单快速的一锅法合成。由于银壳,合成的纳米颗粒显示出等离子体光吸收。此外,纳米颗粒的磁性在室温下具有软磁性能,在 5 K 下具有硬磁性能。此外,纳米颗粒在己烷中表现出高单分散性,其多分散指数 (PDI) 值为 0.083。

背景

在过去的十年中,由于磁性流体 [1, 2]、磁分离 [1,2, 3]、可回收催化剂 [1、2、4、5、6、7]、药物输送系统 [1、8、9、10] 和增强型磁共振成像 (MRI) 造影剂 [7、9、10、 11]。

在磁性纳米粒子中,尖晶石铁氧体纳米粒子因其优异的磁和电性能而经常被用作磁芯[12]。特别是钴铁氧体 (CoFe2O4) 纳米粒子具有较大的最大矫顽场 (H c),即使是小尺寸以及显着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硬度 [13,14,15,16,17]。尽管已经开发出许多不同的化学方法来制造 CoFe2O4 纳米粒子,但最近采用热分解法是获得高度、结构和形态可控且具有高结晶度的纳米粒子的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13, 17, 18]。

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纳米粒子由于其多功能性,包括光学、电子和磁性特性而备受关注 [6, 8, 10, 19]。特别是,Au 壳包覆的磁性纳米粒子已被广泛研究,以不仅提供表面等离子体特性,而且提供与含有硫醇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强结合的反应性表面 [3, 20]。通常,结合两步热分解过程的方法可以从核到壳连续合成,从而形成具有高单分散性的 Au 涂层磁性纳米粒子 [20]。另一方面,尽管具有优异的等离子体特性、更高的消光系数、更锐利的消光带、更高的光散射至消光效应和强大的局部电磁场,但尚未通过这种方法合成 Ag 壳包覆的磁性纳米粒子。银壳。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一种简单快速的一锅法,包括两个热分解过程,成功地合成了 Ag 壳包覆的 CoFe2O4 纳米粒子。与之前论文 [21, 22] 中合成的纳米粒子相比,已证实我们合成的纳米粒子形成了精确的核壳结构。此外,我们证明了 CoFe2O4@Ag 显示出源自 Ag 壳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在磁性研究中,这种核壳纳米颗粒显示出具有 H 的软磁行为 c 在 300 k 时为 70 Oe,在 5 K 时为 11 k Oe 的硬磁性能。

方法/实验

材料

Fe(acac)3 和 Co(acac)2 购自东京化学工业公司。二苯醚、油胺 (OAm) 和醋酸银 (I) 购自 Wako。油酸(OA)购自关东化学。

CoFe2O4@Ag 的合成

CoFe2O4@Ag 是通过两步高热分解法合成的(方案 1)。将 Fe(acac)3 (0.353 g, 1 mmol)、Co(acac)2 (0.129 g, 0.5 mmol) 和 OA (3.39 g, 12 mmol) 溶解在 30 mL 的二苯醚中,用在 180°C 下加热 30 分钟。在剧烈搅拌下将混合物在 180°C 加热 16 小时。溶液颜色逐渐由深红色变为细黑色。在室温下冷却后,将溶解在 100 mL 二苯醚中的 OA (1.48 g, 5.2 mmol)、OAm (8.13 g, 30.4 mmol) 和乙酸银 (0.61 g, 3.6 mmol) 的混合物加入混合物中,然后在 180°C 下加热 1.5 小时。混合物的颜色在加热过程中进一步变成金属深紫色。冷却后,将 400 mL 作为不良溶剂的甲醇加入到混合溶液中,然后离心(5000 rpm,5 min)并重新分散在 60 mL 己烷中。虽然分散在溶液中的纳米粒子可能能够被磁性分离,但需要时间来恢复。离心过程重复数次以除去未反应的前体。最后,通过离心胶体己烷溶液(14,000 rpm,20 分钟),去除所得沉淀物。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纳米颗粒的净重约为 60 毫克,以 1 毫克/毫升的胶体己烷溶液计。 CoFe2O4 纳米颗粒作为参比物仅通过方案 1 中的步骤 1 制备。

<图片>

CoFe2O4@Ag纳米颗粒的合成工艺

表征与计算

使用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Hitachi, Ltd., FE 2000) 观察纳米颗粒的形态。在 2θ 范围内用 X 射线衍射 (XRD) (PANalytical, X'Pert PRO MPD) 测量晶体结构 =20° 到 80° 通过使用 CuK α 射线。通过 X 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 (KARATOS ESCA 3400) 分析纳米粒子的元素组成。蚀刻操作使用Ar离子枪进行。磁化测量由超导量子干涉装置 (SQUID) (Cryogenic, S700X-R) 进行。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Jasco,V-670)上测量光学特性。动态光散射 (DLS) (Malvern, zetasizer-nano-zs) 用 633 nm 激光线测量。对于我们合成的核壳纳米粒子的光学特性,实验数据得到了 Mie 散射计算的支持,该计算由 Bohren 和 Huffman 的解决方案 [23] 使用 Mätzler [24] 编写的 MATLAB 代码进行。 Ag的介电函数取自参考文献[25]。

结果与讨论

图 1 显示了 CoFe2O4 纳米颗粒和 CoFe2O4@Ag 核壳纳米颗粒的 TEM 图像。如图 1 的插图所示,两种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布都很窄。它们的平均尺寸(平均值 ± 标准差)分别为 3.5 ± 0.76 和 5.5 ± 0.77 nm。根据这些结果,Ag 壳的厚度估计为大约。 1 纳米。 CoFe2O4 颗粒发生了聚集,但 CoFe2O4@Ag 纳米颗粒没有发生聚集。这可能是由于 CoFe2O4 纳米颗粒的表面能高于 CoFe2O4@Ag 纳米颗粒,因为 CoFe2O4 纳米颗粒的表面积与体积比更大 [26]。此外,在 CoFe2O4@Ag 样品中未观察到残留的 CoFe2O4 纳米颗粒(核)。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核都均匀地包覆有银Ag壳。

<图片>

a 纳米颗粒的 TEM 图像和粒径直方图 CoFe2O4 和 b CoFe2O4@Ag

图 2 显示了 CoFe2O4 和 CoFe2O4@Ag 纳米颗粒的 XRD 谱。 CoFe2O4 纳米粒子在 2θ 处的衍射峰 =30.50°, 35.75°, 43.50°, 53.8°, 57.5°, 63.0°, 和 74.4° 表明形成单晶相,可作为尖晶石氧化物的立方结构[17]。另一方面,CoFe2O4@Ag 在 2θ 处的衍射峰 =38.42°、44.50°、64.91°、77.75°和81.83°对应于Ag的标准面心立方(fcc)相[10]。 CoFe2O4的衍射峰强度较弱,主峰与Ag重叠;因此,都出现在 Ag 中。微晶尺寸由最高强度衍射峰的半峰全宽(FWHM)计算,其基于Debye-Scherrer方程,

$$ t=0.9l/b\ \cos\ y $$ (1)

其中 t 是晶粒尺寸,l 是 Cu-Ka 辐射的波长,b 是 FWHM,并且 y 是最强峰的衍射角。对于 CoFe2O4 纳米颗粒和 CoFe2O4@Ag 纳米颗粒,从衍射图评估的晶体尺寸分别为 7.1 和 3.6 nm。观察到 CoFe2O4 纳米颗粒的晶体尺寸大于 TEM 的尺寸,因为 CoFe2O4 纳米颗粒的残留物超出了尺寸分布,无法通过在己烷中离心去除。另一方面,考虑到 Ag 壳的晶体尺寸必须小于 TEM 的尺寸,XRD 的晶体尺寸显示出 CoFe2O4@Ag 纳米粒子的一致性。镀银反应后胶体的大小由于其在己烷中的重量大,可以通过离心来选择。

<图片>

纳米粒子的XRD图谱,(a ) CoFe2O4 (红线) 和 (b ) CoFe2O4 @Ag(蓝线)

为了评估获得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的内部组成,在腔室中使用 Ar 离子枪蚀刻纳米粒子表面 [27]。根据先前的研究,当颗粒具有精确的核壳结构时,核中所含元素的峰值强度应随着蚀刻的进行而增加。如图 3a-d 所示,为了确定 CoFe2O4@Ag 纳米颗粒的表面组成,我们在 Ar 离子蚀刻之前测量了 XPS 光谱。在初始表面,由于纳米颗粒表面存在保护剂,很容易在纳米颗粒中观察到峰值 C(1 秒)(图 3a)。 C(1s)的光谱被分解,观察到来自C-O-C的峰,该峰来自于表面修饰的油酸。虽然观察到 Ag(3d) 的峰,但无法观察到 Fe(2p) 和 Co(2p) 的峰,表明核完全被 Ag 壳覆盖(图 3b-d)。另一方面,在用氩离子蚀刻操作后,在纳米粒子中观察到 Fe(2p) 和 Co(2p) 的峰(图 3f,g)。 Fe(2p) 和 Co(2p) 的峰被分解,可以归为 Fe 2+ , Fe 3+ , Co 2+ , 和 Co 3+ , 分别。两种类型的电荷载流子的形成都是由于高温反应过程中氧气的损失 [28, 29]。为了电荷补偿,一部分Fe3+转化为Fe2+,一部分Co2+转化为Co3+。此外,由于纳米颗粒表面和壳内部之间的电子状态不同,蚀刻后的每个 Ag(3d) 峰都可以分解为两个峰(图 3h)。这些结果表明形成了精确的核壳结构。

<图片>

CoFe2O4@Ag 在氩离子蚀刻前的 XPS 光谱 (ad ) 和之后 (eh )。 , e C 1 秒。 b , f 公司 2p。 c , g 铁 2p。 d , h 银3d

由 CoFe2O4 和 CoFe2O4@Ag 纳米颗粒组成的薄膜的磁滞回线在 300 和 5 K 下测量,如图 4 所示。这些磁滞回线被归一化为每单位钴重量的磁化率。由于使用 XRD 分析晶相(图 2),CoFe2O4 和 CoFe2O4@Ag 纳米颗粒的结晶密度估计为 5.3 和 10.5 g/cm 3 , 分别。此外,CoFe2O4 和 CoFe2O4@Ag 纳米颗粒的体积是使用 TEM 观察结果计算的(图 1)。 CoFe2O4 纳米颗粒在室温下表现出超顺磁性(图 4a)。正如 López-Ortega 等人所提到的。 [17],尺寸小于 20 nm 的 CoFe2O4 纳米颗粒在室温下表现出超顺磁性。每个样品在两种温度下的磁特性总结在表 1 中。 磁饱和 (M CoFe2O4 纳米粒子的 s) 为 11 (emu/g CoFe2O4),低于之前的结果 [17, 30, 31]。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中获得的粒径较小。另一方面,M CoFe2O4@Ag 的 s 甚至更小,值为 3.3(emu/g,CoFe2O4)。正如之前关于 Fe3O4@Ag 纳米粒子的文献 [8,9,10,32,33,34] 中提到的,M CoFe2O4@Ag 的 s 降低可能是由于 Ag 壳的抗磁性贡献。此外,CoFe2O4@Ag 显示出 77 Oe,这是高 H c 值为 300 k。 H CoFe2O4@Ag 的 c 在低温下也不同于 CoFe2O4(图 4b)。尽管它们的尺寸相对较小,但这两种纳米颗粒在 5 K 时都表现出铁磁性。根据接近零磁化强度的数据,H的值 CoFe2O4@Ag 纳米粒子 c 增加(CoFe2O4 为 7 k Oe,CoFe2O4@Ag 为 11 k Oe)。这种有趣的行为也在其他核壳纳米粒子中观察到,例如 Fe@Ag [10] 和 Fe3O4@Au 纳米粒子 [5]。考虑到这些事实,H 的增加 CoFe2O4@Ag 纳米粒子的 c 可以源自磁偶极矩的低效耦合 [5, 20]。

<图片>

纳米粒子的磁滞回线:(a ) 和 (b ) 分别用于 a 处的 CoFe2O4 纳米颗粒(红线)和 CoFe2O4 @Ag 纳米颗粒(蓝线) 300 K 和 b 在 5 K

接下来,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测量研究了 CoFe2O4 纳米颗粒的光学特性。由于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LSPR) 通过照射光与 Ag 纳米粒子内表面电子的相干振荡的耦合激发,Ag 纳米粒子在可见光区域显示出显着的消光。尽管 CoFe2O4 纳米粒子在可见光区域没有显示出 LSPR 消光带(图 5),但我们的核壳型 CoFe2O4@Ag 纳米粒子的胶体溶液在 416 nm 处显示出一个尖锐的消光峰。这可以归因于 Ag 壳的等离子体吸收(偶极子模式),这在理论上得到了 Mie 理论的支持(参见附加文件 1)。这种有趣的行为已经在 Fe@Ag 纳米粒子 [10] 和 Co@Ag 纳米粒子 [7] 中观察到。此外,CoFe2O4@Ag纳米粒子的光谱性质在1个月内没有变化,表明纳米粒子在空气中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图片>

(a 的紫外-可见光谱 ) CoFe2O4 纳米粒子(红线)和 (b ) CoFe2O4 @Ag 纳米粒子(蓝线)

CoFe2O4 和 CoFe2O4@Ag 纳米颗粒的胶体稳定性是通过使用 DLS 测量纳米颗粒在己烷中的尺寸分布来评估的(图 6)。 CoFe2O4 和 CoFe2O4@Ag 纳米颗粒的平均尺寸分​​别测量为 19.67 和 9.27 nm。通过 TEM、XRD 和 DLS 测量获得的这些纳米粒子的尺寸总结在表 2 中。通过这两种技术测量的尺寸的主要差异是由于在表面存在由 OA 和 OAm 组成的吸附层。粒子[35]。由于电子渗透性,有机化合物如 OA 和 OAm 没有出现在 TEM 图像中(图 1)。鉴于 OA 和 OAm 的链长大约为 2 nm [36, 37],TEM 估计的 CoFe2O4@Ag 的尺寸比 DLS 的尺寸略大(约 4 nm)。另一方面,DLS 测得的 CoFe2O4 的尺寸远大于根据该假设估计的尺寸是合理的。这些结果表明 CoFe2O4 纳米颗粒在己烷中团聚。该因素不仅包括上述颗粒的尺寸效应,还包括 CoFe2O4 表面与保护剂之间的低亲和力。 CoFe2O4 的附聚趋势可能不仅是由于上述颗粒的尺寸效应,而且是由于 CoFe2O4 表面与保护剂之间的低亲和力。在通过增加甲醇洗涤次数的再分散过程中,观察到 CoFe2O4 纳米粒子的沉淀比 CoFe2O4@Ag 纳米粒子更频繁。通过 DLS 测量获得的低多分散指数 (PDI) 强烈支持 CoFe2O4@Ag 的高单分散性 [38]。这些结果表明,Ag涂层不仅增加了CoFe2O4纳米粒子的光学功能,还增加了溶液中的稳定性。

<图片>

尺寸分布 (a ) CoFe2O4(红线)和 (b ) DLS 测量的 CoFe2O4@Ag 纳米粒子(蓝线)

结论

发现通过简单快速的一锅法合成的 CoFe2O4@Ag 纳米粒子具有均匀的核壳结构,从 TEM 图像中可以看到尺寸分布较窄(图 6)。此外,这些纳米颗粒显示出多功能性,包括等离子体消光特性和室温下的超顺磁行为。此外,核壳纳米粒子表现出更高的H c 比 CoFe2O4 纳米粒子在 5 K 和 300 k 下。此外,这些纳米粒子在有机溶剂中保持高单分散性。通过简单的工艺合成的均匀纳米粒子由于具有多功能性和稳定性,在各个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缩写

DLS:

动态光散射

fcc:

面心立方

H :

强制领域

M :

磁饱和

OA:

油酸

OAm:

油胺

PDI:

低多分散指数

鱿鱼:

超导量子干涉装置

TEM: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

XPS: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RD:

X射线衍射


纳米材料

  1. 用于改进诊断和治疗应用的多功能金纳米粒子:综述
  2. 钴掺杂 FeMn2O4 尖晶石纳米粒子的制备和磁性
  3. 氧化铜纳米颗粒对大肠杆菌的生物合成、表征和抗菌潜力评估
  4. 小型硒纳米晶体和纳米棒的简便合成和光学特性
  5. 涂有 CuS 纳米粒子的有色导电 CuSCN 复合材料的简便合成
  6. 接触非平衡等离子体对 Mn Х Fe3 − X О4 尖晶石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7. 水溶性α-NaGdF4/β-NaYF4:Yb,Er核壳纳米粒子的合成和发光特性
  8. 合成单分散二元 FePt-Fe3O4 纳米粒子的后处理方法
  9. 水溶性硫化锑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光电特性
  10. La1 − xSr x MnO3 锰酸盐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对其性能的影响
  11. Cu2ZnSnSe4 纳米片的一锅法合成及其可见光驱动的光催化活性
  12. 改性 BiOCl 的合成和表征及其在从水溶液中吸附低浓度染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