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聚环氧乙烷(PEO)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对下一代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锂离子和PEO链之间的强配位导致离子电导率通常低于预期。在这项研究中,亚微米蒙脱石作为路易斯碱中心加入到 PEO 框架中,使锂离子摆脱 PEO 链的束缚。将蒙脱石 (MMT) 加入 SPEs 后,SPEs 的离子电导率为 4.7 mS cm− 1 在 70 °C 下,这显示出与液体电解质相当的值。由于与 LiFePO4 材料结合,电池可提供 150.3 mAh g− 1 的高放电容量 和出色的倍率性能,容量为 111.8 mAh g− 1 在 0.16 C 并保持 58.2 mAh g
摘要 通过引入几纳米厚度的超薄金纳米粒子 (AuNPs) 层,已经实现了倾斜 BiCuSeO 薄膜中光致横向热电 (LITT) 效应的显着增强。在脉冲和连续光照射的两种情况下,对于涂有 4 nm 厚 AuNPs 层的 BiCuSeO 膜,观察到 LITT 电压灵敏度增加了大约两倍。这可以归因于 LITT 效应中光热转换效率的提高,这是由于 AuNPs 层的入射光的有效利用。由于电连接效应,较厚的 AuNPs 层将抑制电压灵敏度增量。该工作为优化基于LITT效应的热式光学探测器的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介绍 光致横向热电(LITT)效应是一种特殊的热电现象,其中材料中的电和热通量相互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集成瞬态增强和过流保护 (OCP) 的高稳定性电压调节器 (VR)。考虑到低压器件的性能和面积优势,所提出的 VR 的大部分控制部分都由稳压输出电压供电,这形成了具有电源抑制 (PSR) 升压的自供电技术 (SPT)。此外,动态负载技术(DLT)增强了稳定性和瞬态响应。还采用了嵌入式过流反馈回路来保护所呈现的 VR 在过载情况下免受损坏。所提出的 VR 是在标准的 350 nm BCD 技术中实现的,其结果表明 VR 可以在 5.5-30 V 输入电压、0-30 mA 负载范围和 0.1-3.3 μF 输出电容器下稳定工作。 2.98 μV/V 线路调节和 0.233 m
摘要 通过组装胶体构建块来制造均匀阵列膜对于集成的个人和集体功能具有实际意义。在这里,提出了一种磁性组装路线,将单分散贵金属微球组织成均匀阵列膜,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SERS) 应用,证明了单个贵金属微球的综合信号灵敏度及其组装的均匀阵列膜的可重复性.为此,通过自制的超声辅助反应系统成功合成了单分散多功能 Fe3O4@SiO2@TiO2@Ag (FOSTA) 胶体微球作为积木。当用于SERS测试时,这些多功能微球可以首先与溶液中的分析物(R6G)结合,然后在外部磁场下组装成均匀的薄膜,具有较高的SERS检测灵敏度和良好的重现性。此外,由于FOSTA胶体微球中的TiO2夹层,可以通过光催化
摘要 机械切割的最终目标是将最小切屑厚度降低到单个原子层。在这项研究中,通过一系列分子动力学分析研究了单晶铜上基于切割的单原子层去除机制。研究结果报告说,当切削深度减小到原子级时,最小切屑厚度可以通过使用圆边刀具进行机械切削来降低到单个原子层。基于切削的单原子层去除过程中的材料去除行为表现出四个特征,包括由剪切应力驱动的位错运动形成的切屑、加工表面的弹性变形、原子尺寸效应和切削刃半径效应。基于这种理解,提出了一种新的切割模型来研究基于切割的单原子层去除过程中的材料去除行为,与纳米切割和常规切割明显不同。研究成果为原子级和近原子级制造技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介绍 机械切削作为最重要的
摘要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多层 Bi2O2Se 纳米薄膜的近红外 (NIR) 光电特性。多层 Bi2O2Se 纳米薄膜表现出对 NIR 的敏感光响应,包括高光响应性 (~ 101 A/W)、快速响应时间 (~ 30 ms)、高外部量子效率 (~ 20,300%) 和高检测率 ( 1.9 × 1010 琼斯)。这些结果表明,基于多层Bi2O2Se纳米薄膜的器件在未来超快、高灵敏度的近红外光电子器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背景 红外 (IR) 光电探测器自其在军事、商业、公共和学术领域的精细应用以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研究 [1,2,3]。在过去十年中,二维 (2D) 材料,例如石墨烯、过渡金属
摘要 次表面缺陷对纳米结构的精度和性能有显着影响。本文通过纳米压痕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加工引起的次表面缺陷对材料位错演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其中通过符合实际的纳米切削构建了具有次表面缺陷的试样模型。讨论了次表面缺陷的形成机制以及机械诱导缺陷与位错演化的相互作用机制。计算了单晶铜试样的硬度和杨氏弹性模量。仿真结果表明,工件表面下存在稳定的缺陷结构残留物,如原子团、堆垛层错四面体、阶梯位错等。纳米压痕二次加工可以修复工件内部缺陷,但会加剧二次加工区域的亚表面损伤。试样的纳米压痕硬度随着次表面缺陷的引入而增加,从而形成加工硬化效应。次表面缺陷的存在会削弱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其中位错与次表面缺陷
摘要 铁是生物体的关键元素,它的缺乏被描述为全世界最常见的营养障碍。如今,对人类和动物更有效和更安全的铁补充策略已成为治疗营养缺乏症的最重要挑战之一。我们之前的体内研究证实了内部制造的基于氧化锌的纳米粒子的安全性和生物降解性,以及它们在体内大多数器官和组织的快速分布。对 Caco-2 细胞系(一种胃肠道上皮细胞模型)进行的体外检查显示,所研究的纳米材料具有低毒性。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研究了掺杂 Fe(III) 的可生物降解氧化锌纳米粒子作为缺铁的一种前瞻性补充策略。将可生物降解的 ZnO:Fe 纳米颗粒对成年小鼠进行胃内给药,24 小时后处死动物并收集内部器官用于进一步分析。用原子吸收光谱法
摘要 高浓度臭氧对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生育能力有很大的损害,催化分解是降低其危害的重要策略。然而,开发高效的高效臭氧分解催化剂仍然是一个挑战。在这项研究中,p 型和 n 型硅纳米线 (Si NWs) 通过湿化学蚀刻法制备,并首先应用于室温催化分解臭氧。 p型Si NWs表现出90%的臭氧(20 ppm O3 /空气)分解效率,稳定性好,远优于具有相同晶体取向,相似直径和比表面积的n型Si NWs(50%) .催化性能的差异主要归因于p型Si NWs中更多的离域空穴,可以加速臭氧分解中间体(即吸附的氧物种)的解吸。 亮点 采用快速、简便且成本低的MACE方法制备了高质量的Si
摘要 在这项工作中,提出了一种高密度氢 (HDH) 处理来减少界面陷阱并提高钝化发射极后接触 (PERC) 器件的效率。氢气在压力 (~ 70 atm) 和相对较低的温度 (~ 200 ° C) 在不改变器件原始制造过程的任何其他部分的情况下减少界面陷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证实了 Si-H 键的增强,二次离子质谱 (SIMS) 证实了 HDH 处理后的 SiN/Si 界面陷阱。此外,还测量并提取了电导电压的电气测量值,以验证界面陷阱密度 (Dit)。此外,短路电流密度 (Jsc)、串联电阻 (Rs) 和填充因子 (F.F.) 使用 1 kW M−2 的模拟光源进行分析 全球
摘要 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癌性肿瘤的方法是磁热疗,它利用磁性纳米粒子 (MNP) 在高频交变磁场中的弛豫机制产生的局部热量。在这项工作中,我们研究了通过模板辅助脉冲电沉积结合微分化学蚀刻制造的圆柱形 NiFe MNP 的加热效率。 MNP 的圆柱形几何形状能够形成三重涡流状态,从而将发热效率提高四倍。使用与时间相关的量热测量,确定了 MNP 的比吸收率 (SAR),并将其与来自微磁模拟和振动样品磁力计测量的数值计算进行比较。高纵横比 MNP 的磁化反转显示出更高的剩磁和低磁场磁化率,导致更高的磁滞损耗,这反映在更高的实验和理论 SAR 值中。 SAR 对磁场强度的依赖性在低磁场下表现出较小的
摘要 背景 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碳点 (CD) 已成为生物医学应用的极大关注焦点。然而,关于其抑制蛇毒所致急性肾损伤(AKI)的生物活性知之甚少。 方法 本研究报告了使用黄柏皮层 (PCC) 作为唯一前体合成 CDs 的绿色一步热解工艺的开发,以及它们作为保护剂的潜在应用,以防止Deinagkistrodon acutus (D. acutus) 首次研究了毒液诱发的 AKI。 AKI模型是通过注入D建立的。尖锐的 毒液进入小鼠腹腔以及 PCC Carbonisata-CDs (PCCC-CDs) 在六个时间点(1、3 和 12 小时,和1、2、5 天)进行了调查。 结果 这些结果表
摘要 基于锂离子电池的基于阴离子(氧)氧化还原反应的锂基材料由于其高容量和稳定的循环性能而成为有前途的正极材料。在这项研究中,表征了由 Li2RuO3 活化的锂基阴极的特性。 Ru基氧化物有望作为良好的催化剂,因为它们可以起到稳定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的作用。它们的高电导率也很有吸引力,因为它可以补偿锂的低电导率。锂/Li2RuO3 纳米复合材料在容量限制为 500 mAh g−1 之前表现出稳定的循环性能 达到,低于理论容量(897 mAh g−1 ) 但优于其他基于锂的阴极。在 XPS 分析中,虽然光谱中的 Ru 3d 峰几乎没有变化,但类过氧 (O2)n− 物种在循环过程中可逆地形成和解离
摘要 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被认为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特征之一。据报道,髓源性抑制细胞 (MDSCs) 的主要特征是它们的抑制特性,已在败血症中扩增。 Ferumoxytol (FMT) 是一种 FDA 批准的铁补充剂,已被证明在肿瘤中具有免疫调节特性。然而,尚不清楚 FMT 是否会改变 MDSCs 的功能以减少晚期败血症免疫抑制。在这里,我们展示了 FMT 对 MDSC 的免疫调节作用,以改善败血症晚期脂多糖 (LPS) 诱导的免疫抑制。分离具有内化 FMT 的细胞并检测细胞内铁含量表明 MDSCs 可以摄取 FMT。低剂量的 FMT 对 MDSCs 的细胞活力没有影响,但 FMT 在体外抑
摘要 我们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形式研究了在垂直照射下氮掺杂的单层二硫化钼 (MoS2) 的光电效应。我们根据能带结构,特别是状态的联合密度,对光响应的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因此,我们确定了导致光电流消失的零点存在的不同机制。特别是,虽然线性光伏效应中的零点是由于禁止跃迁,但它们在圆形光伏效应中的出现是由于在 Rashba 和 Dresslhaus 自旋轨道耦合存在下价带和导带的相同强度分裂.此外,我们的研究结果还揭示了氮掺杂单层MoS2的强圆形光原电流效应,比线偏振光诱导的光电流效应大两个数量级。 介绍 寻找新材料并探索它们的奇异特性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重要主题。目前,人们
摘要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非侵入性癌症治疗方法,但其治疗效果低和对周围正常组织有损伤的风险阻碍了其进一步的临床开发和应用。声动力疗法 (SDT) 在超声治疗期间通过声敏剂产生的活性氧分子杀死肿瘤细胞。 SDT 可以像微泡一样增强 HIFU 的功效。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通过改进的机械振荡方法开发了纳米级 N2O 微泡 (N2O-mbs)。这些微泡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肿瘤细胞结合。通过检测活性氧的产生,在细胞外和细胞内检测到 N2O-mbs 的声敏性。评估了这些声动力学微泡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和对 HIFU 治疗的协同作用。显着的细胞凋亡是由超声照射下 N2O-mbs
摘要 通过原位轻松制备具有增强的热和疏水性能的天然橡胶(NR)/六方介孔二氧化硅(HMS)纳米复合材料(NRHMS) 使用低硫酸 (H2SO4) 酸浓度调节 pH 值的溶胶-凝胶形成。研究了添加到预合成混合物中的 0.5 M H2SO4(2.5-10 g)的量对获得的 NRHMS 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通过添加少量 H2SO4 溶液,制备的 NRHMS 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改进的虫孔状细观结构排列,具有更厚的二氧化硅壁,这延缓了 NR 相的热分解,这是通过热重分析从 NR 的自动氧化推断出来的。 H2O 吸附-解吸测量揭示了 NRHMS 复合材料的疏水性增加,这是由游离硅烷醇基团与硅
摘要 背景 关于 microRNA-410 (miR-410) 在股骨头坏死 (ONFH) 中的功能作用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靶向Wnt-11的miR-410调控成骨和破骨细胞机制预防ONFH。 方法 收集了 15 个 ONFH 样本和 15 个正常样本。观察临床标本中股骨头、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病理变化。 ONFH大鼠模型注射agomir-miR-410、Wnt-11-siRNA或oe-Wnt-11。和平号-410; Wnt-11;成骨细胞相关因子碱性磷酸酶 (ALP)、骨γ-羧基谷氨酸蛋白 (BGLAP) 和 Collα1 表达;通过 RT-qPCR 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测试破骨细
摘要 光偏振态的控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偏振操纵装置往往带宽窄,体积大,难以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和集成化。这项工作提出了一种超薄四分之一波片,其具有厚度小于 λ/50 的周期性银膜 2 × 2 矩形孔阵列。数值模拟表明,该波片可以有效地将圆偏振波在中心1550 nm处转换为线偏振波,其带宽为525 nm。此外,四分之一波片可以有效地将线偏振转换为 1550 nm 处的圆偏振,椭圆度接近单位。通过在金属薄膜上排列小孔来增强透射率,这种结构可以将透射率提高到0.44。该宽带四分之一波片可用于通信系统和近红外波段系统,并可在纳米级与其他光学器件集成,实现偏振操作、检测和传感。
摘要 在混合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研究了体积相变的 Maxwell-Wagner-Sillars (MWS) 动力学和电磁射频 (RF) 驱动,该复合材料由悬浮有高 k 纳米粒子的水凝胶组成。使用聚乙烯醇 (PVA) 将聚 (N-异丙基丙烯酰胺) (PNIPAm) 水凝胶与具有高度各向异性介电性能的 10% KF 掺杂的钛酸钡 (Ba0.9 K0.1 TiO2.9F0.1, KBT) 纳米粒子结合形成纳米颗粒-水凝胶复合材料。虽然在合成中添加 PVA 保持了强烈的体积相变,具有类似于标准本体 PNIPAm 的极化和弛豫特征,但由于分子内相互作用的电荷筛选,添加 KBT 纳米粒子会导致体积相变和 M
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