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流体介质对单晶铜纳米切割过程中材料去除和亚表面缺陷演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水介质纳米切削过程中工件的原子迁移和位错演化,研究切屑的去除机制和加工表面的形成机制。研究了温度分布和次表面缺陷晶体结构转变,采用中心对称参数和常用邻域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件材料在刀具的挤压剪切作用下被去除。水介质的润滑可以降低切削力,降低切屑高度。特别是流体介质的冷却作用导致在工件表面形成典型的“类似晶界”缺陷。并且随着流体介质的使用,纳米切割过程中工件的温度有明显的降低。 背景 金刚石切割被广泛认为是产生具有亚微米尺寸精度和纳米表面光洁度的纳米结构表面的有效技术[
摘要 我们在环境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光谱技术在单粒子水平上跟踪了超过 24 小时的单晶三角形纳米粒子的腐蚀过程。选择三角形形式的颗粒,因为颗粒的晶体取向在它们沉积在基材上时被很好地定义。我们观察到粒子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已经开始改变。令人惊讶的是,腐蚀主要从粒子的尖端开始,并在几个小时内产生大的突起,这强烈地抑制了粒子的等离子体特性。这些观察结果支持由高缺陷六边形封闭堆积层组成的这些粒子的晶体学模型,它们可以帮助材料科学家设计更稳定的银纳米粒子。此外,该技术可用于揭示其他材料在纳米尺度上的腐蚀动力学。 介绍 纳米金属颗粒是非常有趣的物体,因为它们与光的相互作用很强 [1, 2]。
摘要 在短波红外光谱区(SWIR,~ 1000–1700 nm)中发射外源性发光团的光学生物成像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最近报道了多个 SWIR 光致发光纳米探针的开发。在这方面,高光谱成像 (HSI) 与分离算法相结合,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工具,它可以通过光致发光 (PL) 光谱分布对发射 SWIR 的纳米试剂进行有效的多路复用。此处报道的 SWIR HSI 技术被开发用于多路复用两种类型的纳米探针:掺杂有机染料 (PNP) 的聚合物纳米粒子和掺杂稀土的氟化物纳米粒子 (RENP)。两种类型的纳米探针都在相同的光谱范围内(~ 900-1200 nm)表现出 PL,这阻碍了 PL 与滤光片的光谱分
摘要 这项工作报告了使用碳纳米颗粒 (CNP)-氧化铝 (Al2O3) 复合颗粒在微观结构控制下形成相互连接的碳层状 Al2O3 陶瓷。本研究中使用的 Al2O3 微粒是通过将平均直径为 150 nm 的纳米级 Al2O3 纳米颗粒造粒而获得的。然后,使用颗粒状的 Al2O3 和 CNP,使用静电组装方法制造 CNP-Al2O3 复合材料。使用固定量的 CNP,研究了 CNP 在粒状 Al2O3 表面上的装饰作为初级粒径和覆盖百分比的函数。值得注意的是,在 Al2O3 界面处获得了类似于晶界的碳颗粒互连层。还研究了不同粒径和CNP覆盖在Al2O3颗粒上的样品的力学性能,为通过复合陶瓷材料的微
摘要 等离子体诱导透明是一种模拟电磁感应透明的有效方法,可以消除介质对传播的电磁波的不透明效应。我们提出了一种孔径侧耦合的非对称领结结构,以在光通信波段实现片上等离子体诱导的透明度。等离子激元诱导的透明度是由失谐领结三角形谐振器之间的强耦合引起的。任一谐振器都用作具有紧凑尺寸的 Fabry-Perot 腔。由于其与谐振腔高度的强线性关系,透明峰值波长可以很容易地控制。吸收谷与透明峰之比可大于10 dB。此外,该器件具有良好的波长偏移对传感材料指数的线性度,具有良好的传感性能和结构偏差抗扰度。 背景 由三级原子系统中两条路径之间的量子相消干涉引起的电磁诱导透明 (EIT) 效应 [1,
摘要 可伸缩智能电子产品的发展因其在人体运动能量收集系统和自供电生物力学跟踪技术中的潜在应用而备受关注。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可拉伸全橡胶线状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由作为可拉伸导电线(SCT)的银包玻璃微球/硅橡胶和作为可拉伸导电线(SCT)的硅橡胶涂层 SCT(SSCT)组成。另一个摩擦电线程。可拉伸的全橡胶线状 TENG (SATT) 在 100% 应变下产生 3.82 V 的开路电压和 65.8 nA 的短路电流,并且可以响应不同的手指运动状态。此外,由SCT和SSCT单元编织的自供电智能纺织品(SPST)具有拉伸释放和接触分离两种工作机制。针织单元之间的拉伸-释放相互作用可
摘要 在此,通过将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烯薄膜转移到玻璃基板上以产生传感薄膜和导电通道来制备磁性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通过将 1-芘丁酸琥珀酰亚胺酯固定在石墨烯薄膜上作为锚,探针适体被固定在石墨烯薄膜上,以捕获磁性标记的互补单链 DNA。我们的实验表明,在周期性磁场中,生物传感器阻抗表现出周期性振荡,其振幅与互补 DNA 浓度相关。基于此原理,利用磁性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检测单链 DNA,检测限为 1 pM。使用模型对结果进行了合理化,其中磁力导致 DNA 链弯曲,从而导致石墨烯晶体管双导电层的磁性纳米珠/DNA 调制。此外,由于可以引入周期性磁场以产生 MGFET 的周期性阻抗变化,因此可
摘要 一直致力于为燃料电池技术寻找经济高效的氧还原反应(ORR)。在各种催化剂中,N掺杂的碳基纳米材料由于成本低、不含贵金属、耐久性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此,我们开发了一种简便且经济的策略来制备用于高效 ORR 应用的氮掺杂碳网络。 g-C3N4 用作模板和 N 源,多巴胺用作碳源。通过简单的水热处理和烧结,可以获得具有高比表面积、有效的 ORR 活性和优异的耐久性的 N 掺杂碳网络结构。目前的策略没有涉及一般多步骤、有毒试剂和去除模板以制造3D碳结构的复杂性。 背景 氧还原反应 (ORR) 是进一步开发清洁能源转换策略(如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的关键步骤 [1,2,3]。用于 O
摘要 天然家蚕 蚕丝 (BS) 和 柞蚕 丝 (AS) 在次氯酸钠 (NaClO) 溶液中被氧化。此后,在对氧化的丝浆进行超声处理后获得单独的丝纳米纤维 (SN),其中所得 SN 的直径为~ 100 nm,长度为几微米。通过浇铸 SNs 形成薄膜,其具有光学透明(透射率超过 75%)、机械强度(杨氏模量约 4.5 GPa)和增强的润湿性能。使用这些 SNs 的一个有趣的聚集 - 分散(再分散)过程通过调节 pH 值受到强烈调节。因此,带负电荷的SNs可以浓缩至~ 20 wt%(初始分散体的100倍),并为储存、运输和工程应用提供了非凡的好处。 介绍 具有层次结构的材料在自然生物系统中无
摘要 聚四氟乙烯 (PTFE) 是一种引人入胜的驻极体材料,广泛用于能量收集和传感,由于获得了更高的表面电荷密度,因此可以通过将其尺寸减小到纳米级来提高性能。因此,本研究展示了纳米纤维 PTFE 用于高性能自供电可穿戴传感器的用途。纳米纤维 PTFE 是通过将 PTFE 颗粒悬浮在稀释的聚环氧乙烷 (PEO) 水溶液中进行静电纺丝,然后在 350 °C 下进行热处理以从静电纺丝 PTFE-PEO 纳米纤维中去除 PEO 组分来制造的。得到的PTFE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压降与口罩相当,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3.8 MPa,表面电位稳定- 270 V。只需将PTFE纳米纤维膜夹在两片
摘要 通过分析和理论研究圆偏振异常涡旋光束 (CPAVB) 的特性,该光束由具有高数值孔径 (NA) 的物镜聚焦。它表明拓扑电荷可以显着影响光束轮廓,并且可以通过调制 NA 和拓扑电荷来获得平顶 (FT) 光束。有趣的是发现自旋到轨道角动量转换可以在紧密聚焦后发生在纵向分量中。此外,还详细分析了紧密聚焦的 CPAVB 对纳米粒子的光学力。使用这种光束在焦点附近可以预期捕获两种纳米粒子。 介绍 具有螺旋相位因子 exp(imθ )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 m 是一个拓扑荷,可以是任意整数值和θ 是横切光轴的平面上的方位角 [1, 2]。由于其“甜甜圈”强度分布和轨道角动量
摘要 在本文中,单分子结的接触构型是通过侧基控制的,这是通过电化学跳跃接触STM断裂结来探索的。 2-甲氧基-1,3-苯二甲酸(2-M-1,3-BDC)的电导值约为10–3.65 G0,与5-甲氧基-1,3-苯二甲酸(5-M-1,3-BDC)不同,10–3.20 G0。有趣的是,2-M-1,3-BDC 的电导值与 1,3-苯二甲醛 (1,3-BDCA) 的电导值相同,而 5-M-1,3-BDC 和 1 ,3-苯二甲酸 (1,3-BDC) 给出类似的电导值。由于 1,3-BDCA 通过一个氧原子与 Cu 电极结合,1,3-BDC 的主要接触配置是通过两个氧原子。 2-M-1,3-BDC 和 5
摘要 具有金属/铁电/绝缘体/半导体 (MFIS) 栅极堆叠的 HfO2 基铁电场效应晶体管 (FeFET) 目前被认为是高密度和快速写入速度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可能候选者。尽管具有 MFIS 栅极堆叠的 HfO2 基 FeFET 的保持性能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但其存储窗口 (MW) 和耐久性方面的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项工作通过使用快速电压脉冲测量,研究了使用 ZrO2 种子层对具有 MFIS 栅极堆叠的基于 Hf0.5Zr0.5O2 (HZO) 的 FeFET 的 MW、保持力和耐久性的优势。结果表明,与没有 ZrO2 种子层的 HZO 基 FeFET 相比,具有 ZrO2 种
摘要 由于激子结合能大和光致发光效率高,准二维(2D)钙钛矿作为一类新型发光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这些材料中通常含有相的混合物,过多的低维相钙钛矿由于在室温下强烈的激子-声子猝灭而对发光效率有害。在此,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通过仔细调整溴化铯 (CsBr) 和苯丙基溴化铵 (PPABr) 的摩尔比来抑制准二维钙钛矿薄膜中低维相组分的生长。基于该优化膜的器件达到了2921 cd m−2的峰值亮度 和 1.38 cd A−1 的峰值电流效率 ,远高于原始 CsPbBr3 器件。该研究为调控准二维钙钛矿相组成制备高效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s)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介绍 钙钛矿材料
摘要 具有核壳结构的明确定义的聚合物胶束是稳定银纳米粒子 (AgNPs) 的良好传递平台,用于针对疾病的抗菌药物领域。聚合物结构的合理构建、高效、简便、绿色的制备方法以及衍生的AgNPs的综合探索是必要的,如尺寸、颗粒稳定性、抗菌活性等。在此,我们设计并评估了具有不同共聚物拓扑结构的 AgNPs 修饰的共聚物胶束的体外抗菌活性。首先,获得了具有相似分子量和聚合度的线性或四臂星形三嵌段共聚物,其由 DMAEMA 组成,用于原位还原银离子形成 AgNPs,无需外部还原剂。胶束壳中的 HEMA 和 PEGMA 增强了 AgNPs 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计算模型和实验结果的结合表明,两种类型的胶
摘要 目前,金纳米粒子利用其性质和特性,已在工程和医学科学中得到应用。例如,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是光学应用和其他物理特性(如高密度)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细胞摄取的关键。在其他应用中,在医学领域,一些疾病可以通过使用基因疗法来治疗,包括单基因或多基因疾病和感染。基因添加、抑制或替换是基因操作的众多选择之一。这项工作探索了一种通过使用有机聚合物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进行基因转移的替代非病毒方法;使用了两种合成路线:一种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另一种以壳寡糖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金纳米粒子与壳聚糖、酰化壳聚糖和壳聚糖寡糖结合,用于评估质粒 DNA 转染到细胞培养物 (HEK-293) 中的效率。金纳米复合物的理化性
摘要 具有不同碳硅(C/Si)比(NMCs-x)的原位氮掺杂亲水介孔碳球 /3, x =5, 6, 7, 8) 是通过一步法结合喷雾干燥和碳化技术制备的,其中使用三嵌段共聚物 (F127) 和原硅酸四乙酯 (TEOS) 作为模板剂,以及生物相容性壳聚糖 (CS )用作碳源和氮源。这些碳材料通过 TG、BET、XRD、拉曼、FTIR、TEM、XPS 和接触角测量仪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介孔碳材料对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羟基喜树碱(HCPT)的吸附和释放特性。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具有高比表面积(2061.6 m2 /g)、狭窄的孔径分布 (2.01–3.65 nm) 和高氮含量 (4.75–6.04%)。
摘要 成功地制造了具有原子层沉积 HfO2 和射频溅射 TiOx 作为电阻开关层的电阻随机存取存储器件。通过控制 HfO2/TiOx 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 (RRAM) 器件中的氧含量,获得了具有 1.52 μW 设置功率 (1 μ[email protected] V) 和 1.12 μW 复位功率 (1 μ[email protected] V) 的低功率特性TiOx 层。此外,还将详细讨论 TiOx 溅射过程中氧含量对电阻开关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具有高 TiOx 层氧含量的 HfO2/TiOx RRAM 器件中,在电成型/设置过程中容易发生“软击穿”,从而导致高电阻开关功率。在具有适当高 TiOx 层氧空位密度的 HfO2/
摘要 使用商业铜纳米粒子 (Cu-NPs)、铜/氧化亚铜纳米粒子 (Cu|Cu2O-NPs) 和硫酸铜 (CuSO4) 合成了纳米复合材料和基于聚(己二酸丁二醇酯 - 共对苯二甲酸酯)(PBAT)的复合材料,分别。 Cu|Cu2O-NPs 使用化学还原合成,并通过 X 射线衍射 (XRD) 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进行表征。 Cu|Cu2O-NPs 的合成产生了 Cu 和 Cu2O 的混合物,其中金属 Cu 的球形形态的直径约为 40 nm,而 Cu2O 的直径为 150 nm。为了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NCs) 和复合材料 (MC),通过非原位方法将 NPs 和 CuSO4 盐以 1%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展示了由 p 型硅 (p-Si) 衬底、TiO2 夹层和单层石墨烯组合而成的三层混合太赫兹 (THz) 调制器。 Si 和 TiO2 之间的界面引入了内置电场,驱动光电子从 Si 到 TiO2,然后电子注入石墨烯层,导致石墨烯的费米能级转移到更高的导带。石墨烯的电导率会增加,导致透射的太赫兹波减少。并实现了太赫兹传输调制。我们在 0.3 到 1.7 THz 的频率范围内观察到太赫兹传输的宽带调制,并且在适当的光激发下具有 88% 的大调制深度。结果表明,石墨烯/TiO2/p-Si杂化纳米结构在太赫兹成像和通信等太赫兹宽带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介绍 太赫兹(THz)
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