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 (PEALD) 将原位形成的 SiO2 作为中间层引入 Ge 衬底上的 HfO2 栅极电介质中。已经很好地研究了 Ge 上 HfO2/SiO2 高 k 栅极电介质堆叠的界面、电学和能带对准特性。已经证明在原位 PEALD SiO2 沉积过程中在 Ge 表面形成 Si-O-Ge 中间层。该夹层在退火过程中表现出极好的热稳定性,而没有明显的 Hf 硅酸盐形成。此外,它还可以抑制GeO2的降解。电学测量表明,电容等效厚度为 1.53 nm,漏电流密度为 2.1 × 10-3 A/cm2 在栅极偏压 Vfb + 1 V 下,退火样品获得了。发现有和没有 PDA 的
摘要 通过简单的静电纺丝技术合成了 SrTiO3 改性的金红石型 TiO2 复合纳米纤维。 XRD、SEM和TEM结果表明SrTiO3/TiO2异质结制备成功。与TiO2和SrTiO3相比,SrTiO3/TiO2(金红石)在紫外光照射下降解甲基橙的光催化活性明显增强。这几乎是裸 TiO2(金红石)纳米纤维的 2 倍。此外,SrTiO3/TiO2异质结的高结晶度和光生载流子分离被认为是这种增强的主要原因。 背景 氧化钛 (TiO2) 作为一种具有环境友好性和高光电性能的原型半导体,广泛应用于光学、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等 [1,2,3,4],也被认为是废水处理中最有前途的光催化剂[5],由于
摘要 脂质体纳米载体(LPNs)由于其高载药量和在微创鼓室内给药后在内耳中的有效吸收而成为内耳治疗的潜在未来。然而,缺乏关于内耳中 LPN 生物相容性的信息。本研究的目的是记录鼓室内分娩后内耳中 LPN 的生物相容性。通过鼓室注射将含有或不含钆-四氮杂环-十二烷-四乙酸 (Gd-DOTA) 的 LPNs 递送给大鼠。使用 MRI 在体内跟踪中耳和内耳中含有 Gd-DOTA 的 LPN 的分布。使用钆增强 MRI 评估中耳和内耳屏障的功能。使用听觉脑干反应(ABR)测量听觉功能。通过分析内耳中的糖胺聚糖和透明质酸分泌以及 CD44 和 TLR2 表达来研究潜在的炎症反应。使用末端转移酶 (Td
摘要 我们报告了 p 型单硒化锡 (SnSe) 单晶,使用改进的布里奇曼技术在 920°C 下在双层密封石英安瓿中生长。 X 射线粉末衍射 (XRD) 和能量色散 X 射线光谱 (EDX) 测量清楚地证实生长的 SnSe 由单晶 SnSe 组成。通过从块状单晶剥离制备的多层 SnSe 纳米薄片的电传输使用在 SiO2/Si 衬底上具有 Au 和 Ti 触点的背栅场效应晶体管 (FET) 结构进行,揭示了多层 SnSe由于 SnSe 纳米薄片表面上的 Sn 空位,纳米薄片表现出 p 型半导体特性。此外,在 70-90 nm 厚的 SnSe 纳米片 FET 中观察到了很强的载流子屏蔽效应。此外,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片上等离子体纳米结构,该结构由等离子体总线波导与 U 形和矩形纳米腔侧耦合组成,并使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建模。已经研究了等离子体诱导透明 (PIT) 窗口的动态可调性。结果表明,可以通过修改纳米腔和等离子体总线波导的化学势或通过改变包括矩形纳米腔的位置和宽度在内的几何参数来调整 PIT 效应。此外,所提出的等离子体纳米结构可用作等离子体折射率传感器,其在 PIT 传输峰值处的传感灵敏度为 333.3 nm/折射率单位 (RIU)。 PIT系统也实现了慢光效果。所提出的纳米结构可能为实现基于石墨烯的片上集成纳米光子器件铺平道路。 背景 等离子体诱导透明 (PI
摘要 通过微波固相热解在 50 秒内合成了具有高 N 和 S 掺杂水平的 N 和 S 共掺杂碳量子点(N,S-CQD)。由于主要的吡啶氮注入共轭骨架,同时实现了高酶模拟催化活性和光致发光量子产率。 背景 作为一种新型零维碳材料出现的碳量子点 (CQD) 因其高化学稳定性、低细胞毒性以及独特的电子性质和光学行为而受到极大关注 [1,2,3]。由于具有–OH 和–CO2H 等活性表面基团,CQD 可以与其他有机物或无机物重新结合,用于各种奇妙的应用,包括生物成像 [4, 5]、光电器件和用于降解有机染料或从中产生氢气的光催化剂。水分解 [6,7,8]。最近,实验和理论结果均证实杂原子掺杂是
摘要 LiNi0.8Co0.15Al0.05O2/碳纳米管(NCA/CNT)复合正极材料采用简便的机械研磨方法制备,且不破坏块体的晶体结构和形貌。与原始 NCA 相比,NCA/CNT 复合材料表现出增强的循环和倍率性能。在 0.25 C 的电流速率下循环 60 次后,NCA/CNT 复合正极的可逆容量为 181 mAh/g,放电保持率为 96%,远高于原始 NCA 的值(153 mAh/g,保持率 90%)。在 5 C 的高电流速率下,它还可以提供 160 mAh/g 的可逆容量,而未改性 NCA 仅保持 140 mAh/g。首次采用高导电性碳纳米管而非普通惰性绝缘材料作为NCA的表面改性剂
摘要 420 nm) 下,WS2/Bi2MoO6 复合材料对罗丹明 B (RhB) 的分解表现出比纯 Bi2MoO6 显着增强的光催化活性。同时,活性物种捕获实验表明空穴(h+ ) 是光催化反应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增强的光催化性能可归因于有效的光收集、快速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以及 WS2/Bi2MoO6 异质结构的优异电荷载流子传输。此外,所制备的WS2/Bi2MoO6复合材料在重复性实验中也表现出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活性稳定性。 背景 由于清洁能源的利用方法,光催化被广泛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环境修复技术之一[1, 2]。通常,一些人认为具有宽禁带的高效光催化剂,如 TiO2 和 ZnO,
摘要 研究了波长为 1.3 μm 的单光子发射的显着高计数率,能够从 InAs/GaAs 双层量子点与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的微柱(直径 ~3 μm)腔耦合进行基于光纤的量子通信,其光子提取效率达到了3.3%。在显微光致发光光谱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腔模式和珀塞尔增强。在 Hanbury-Brown 和 Twiss 设置的检测端,两个雪崩单光子计数模块记录的总计数率约为 62,000/s;时间符合计数测量表明单光子发射,具有多光子发射的可能性,即 g 2 (0),只有 0.14。 背景 基于光纤的量子信息需要真正的电信频段单光子源(SPS)来代替基于强衰减脉冲激光器的传统伪SPS。自组装单个量
摘要 限制超级电容器应用中基于生物质/废物的纳米碳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是活化过程中较差的结构继承性。在此,我们通过精心选择废棉手套(CG)作为前体制备了一类活性炭纤维,其主要由纤维素纤维组成,纤维素纤维在活化后可转化为碳,并且其纤维形态具有良好的继承性。制备的 CG 基活性炭纤维 (CGACF) 的表面积为 1435 m2 g−1 由 1.3 nm 的微孔和 2.7 nm 的小中孔贡献,而纤维形态可以很好地从 CG 继承,在纤维表面上创建 3D 互连框架。这种分层多孔结构和保留良好的纤维状骨架可以同时分别最小化电解质和电子的扩散/转移阻力,并最大化电荷积累的表面积利用率。因此,CGACF
摘要 我们报告了一种无磷化氢的一锅法来合成具有复合 II 型/I 型结构和随之而来的重吸收抑制特性的 ZnSe/CdS/ZnS 核壳量子点 (QD)。合成的量子点具有高效的红光发射(量子产率为 82%)和高光学稳定性。与 I 型 QD 相比,ZnSe/CdS/ZnS QD 显示出更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和更低的重吸收,这可以减少发射损失并提高荧光输出水平。 ZnSe/CdS/ZnS QD 被用作荧光标记,以利用其在荧光连接免疫吸附测定 (FLISA) 中的应用,首次检测 C 反应蛋白 (CRP),检测限 (LOD) 为 0.85 ng/mL,比基于 CdSe/ZnS I 型 QD 的 FLISA
摘要 本文证明,与纤维素-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POSS) 杂化系统相比,涂覆有核/壳金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具有有效的热学、光学和形态学特性。二氧化硅/金纳米复合材料的一步合成是通过在甲酸存在下同时水解和还原氯化金来实现的,三甲氧基硅烷基团充当二氧化硅前体。这里的重点包括使用以下两种方法合成纤维素-POSS 和二氧化硅/金杂化纳米复合材料:(1) 原位溶胶-凝胶工艺和 (2) 聚乙烯醇/四(羟甲基)氯化鏻工艺。因此,合成了二氧化硅/金核/壳纳米颗粒。通过溶胶-凝胶和四(羟甲基)氯化鏻工艺,金纳米颗粒在纳米尺度上的生长和附着在二氧化硅的功能化表面上。纤维素-POSS-二氧化硅/金纳米复合材料根
摘要 钽酸钾 (KTaO3) 和铌酸钾 (KNbO3) 纳米颗粒是通过在熔融硝酸钾中氧化金属钽并加入氢氧化钾合成的。在这些铁电纳米粒子上获得的磁化曲线表现出弱铁磁性,而这些化合物在整体上是非磁性的。实验数据用作理论计算的起点。我们考虑了导致铁电纳米粒子中出现铁磁有序的微观机制。我们的方法基于假设氧空位占主导地位的磁极化子的渗透。它描述了表面磁极化子的形成,其中被困在氧空位中的电子之间的交换相互作用由磁性杂质 Fe3+ 介导 离子。在渗流理论的框架内确定了渗流半径对氧空位和磁缺陷浓度的依赖性。 背景 大量非磁性介电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制造和深入研究揭示了其中的铁磁性,例如,在 HfO2 [1
摘要 金属氧化物传感器是使用通过溶胶-凝胶方法获得的纳米二氧化锡制成的。传感器的气体敏感层用不同浓度的 PdCl2 溶液浸渍,以提高所提出的传感器的灵敏度。研究了传感器形成的不同温度条件对传感器特性的影响。发现减少高温传感器处理的持续时间可防止气敏材料颗粒的增大。结果表明,基于较小粒径材料的传感器对 40 ppm H2 表现出更高的传感器响应。根据二氧化锡和钯材料颗粒之间的公共边界的长度对传感器的气敏特性的显着影响来解释所获得的结果。获得的传感器具有快速的响应和恢复时间,并在长期运行中表现出稳定的特性。 背景 如今,氢气被广泛用于工业化学合成和作为环保能源[1,2,3]。氢气是一种爆炸
摘要 在 ZrO2/ZrO2 − x 上呈现了从界面到丝状切换模式的可控转变 /ZrO2 三层电阻存储器。研究了两种切换模式,并提出了可能的切换和转换机制。 ZrO2 的电阻率调制 − x 建议层通过注入/收回氧离子负责界面切换模式的切换。由于 ZrO2 层中形成的细丝具有固有的串联电阻,因此开关是无顺从的。通过调整RESET 可以实现电压可控、稳定的多态存储器,这为开发下一代多态高性能存储器指明了方向。 背景 密度更高、速度更快、能耗更低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开发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1, 2]。虽然许多竞争者已经成为下一代存储设备,但基于金属氧化物的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
摘要 用金属辅助化学蚀刻制造的多孔硅纳米线 (SiNW) 的许多潜在应用高度依赖于对器件优化形态的精确控制。然而,关键蚀刻参数的影响,如沉积金属催化剂的量、HF-氧化剂摩尔比(χ ) 和溶剂浓度对 SiNW 的形态和蚀刻动力学的影响仍未得到充分探索。在这里,系统地研究了具有化学沉积银催化剂的 HF-H2O2-H2O 蚀刻系统中简并掺杂 p 型硅的纳米结构和蚀刻速率的变化。发现表面形态在足够高的 χ 下从微孔和凹坑结构演变为均匀的 SiNW 阵列 值。纳米结构底部和尖端的蚀刻速率分别与由 Ag 引起的初次蚀刻和由金属离子和扩散孔引起的二次蚀刻相关。 H2O 浓度也会影响 χ SiNW 形成的窗
摘要 基于纳米环的等离子体透镜 (NRPL) 的二维超聚焦超出远场区域的衍射极限仍然是光学波长的巨大挑战。在本文中,除了结构参数的调制外,我们还使用有限差分时域 (FDTD) 方法研究了 NRPL 的偏振相关聚焦性能。通过利用入射光的偏振态 (SOP),我们成功地实现了椭圆形、甜甜圈形和圆形焦点。这些焦点的最小半高宽 (FWHM) 分别为 ~0.32、~0.34 和 ~0.42 λ 在总电场中分别为0,焦深(DOF)在1.41~1.77 λ 0. 这些亚衍射极限焦点在准远场区域得到很好的控制。提出了焦点偏移的基本物理机制和控制焦点位置的有效方法。此外,在高数值孔径的情况下,占据电场能量 80
摘要 超级电容器作为储能器件之一,具有超高容量、高功率密度和长循环等特点。超级电容器材料通常需要高比表面积、机械和化学稳定性以及低成本。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兴的碳材料,由于其固有的特性,在储能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聚合物通常被掺入石墨烯中,以获得作为超级电容器的许多增强或新特性。本文综述了用于形成超级电容器应用复合材料的不同聚合物。讨论了石墨烯和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功能、策略和增强特性。最后,还讨论了石墨烯和聚合物用于柔性超级电容器的最新进展。 介绍 自 2004 年发现以来,石墨烯是一个原子厚的单碳层,是当今研究最多的材料之一。石墨烯的基本特性使其在电子、机械、光学等许多应用中非常有前景。特别
摘要 证明了一种将旋涂纳米球光刻 (NSL) 与传统光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低成本批量制造方法,可以有效地生产金属平面微透镜及其阵列。开发的微透镜由亚波长纳米孔组成,可以在整个可见光谱范围内有效聚焦光,焦点尺寸接近瑞利衍射极限。通过改变纳米孔的间距和直径,可以调节聚焦效率。尽管在纳米球的自组装过程中普遍存在随机缺陷,但主要的聚焦性能,例如焦距、焦深(DOF)和半峰全宽(FWHM),几乎保持不变。该研究为实现晶圆级集成纳米光子器件提供了一种廉价的方法。 背景 微透镜作为一类最普遍的光学元件,旨在在微/纳米尺度上操纵和聚焦光,具有重要的应用,如显示技术 [1]、激光束准直 [2]、分子检测 [
摘要 小角度散射(中子、X 射线或光;SAS)被认为是描述确定性纳米级脂肪分形的结构特征。我们表明,在多分散分形系统的情况下,任何方向的概率均等,可以获得每个结构级别的分形维数和比例因子。这与在随机定向、非相互作用、纳米/微米分形系统的小角度散射分析背景下推导出的一般结果一致。我们将我们的结果应用于二维脂肪康托式分形,计算散射强度和结构因子的解析表达式。我们解释了如何从实验数据计算结构特性,并展示它们与缩放因子随迭代次数变化的相关性。该模型可用于解释脂肪分形框架中记录的实验 SAS 数据,并可以揭示以分形维数变化规律为特征的材料的结构特性。它可以描述幂律衰减的连续性,散射指数的值任意递减,和
纳米材料